正文 第22章(2 / 2)

這是甄選新一代棋待詔的重要一戰,關乎大宋棋界未來格局走向,從這裏走出的勝者,是棋界的希望,極有可能成為棋道聖者,立於雲端。

平安郡王趙九淵主導此次風雅盛會,皇家貴胄,自然坐了尊位。袁韶川、季歸真、李逸民、商律等大國手悉數到場,靈隱寺方丈慧明大師陪坐趙九淵身旁。

禪茶一味,禪棋一味,靈隱寺的禪師們多是弈道高手,參禪、品茗、弈棋,先正其心,大道本然。

四局棋已然開局,其餘十幾位觀棋者立於棋枰下,低聲探討,不敢喧嘩。

對弈的禪堂中,麵對執白的沈辭夕小飛掛角,馬子介不假思索,執起一顆黑子,“啪”地一聲,便拍在了“平四、七”的位置,肩衝白掛角一子,氣勢洶洶。

倒垂蓮!

沈辭夕心中狂跳,這才剛剛開始,倒垂蓮這就來了!

比預估的還要快,馬子介開局便走出了他拿手的絕技,氣勢淩厲,先聲奪人。這倒垂蓮,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曾令多少揚州棋手迷惑困頓,見之色變。

馬子介並非魯莽之輩,自然早早就研究過沈辭夕複選中的棋譜,甚至也有大能幫他分析過。在他看來,沈姑娘的棋雖然也算不俗,但他掌握的定勢秘譜,足以出奇製勝。

還好,馬子介想,幸虧自己在複選中沒有露出鋒芒,不然的話,多方目光都會落在自己身上。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若是贏了雲鬆,八俊戰前臨安的大國手必定會著重研究倒垂蓮定勢,多弄出幾個變化也未可知,那豈不是麻煩?

他看了看對麵的沈辭夕,微微一笑,那日自己在那人麵前信誓旦旦,說必會殺進四傑直取棋待詔。那眼前這位姑娘,就隻能成為通往棋待詔之路的墊腳石了。

臨安棋界掌握的倒垂蓮定勢不過十幾種,從複選的棋譜可以看出,這姑娘不擅長這個。自己開局就祭出此招,就是要一招製敵!

看見沈辭夕深深吸氣的表情,馬子介笑容擴大,女孩子麼,就該在家學學女紅,抱抱小貓,以後嫁個好人家相夫教子。參差分兩勢,玄素引雙行,圍棋的勝負世界太殘酷,不適合女人。

旁邊的禪堂內,一位特地從揚州趕來的棋士說:“果然是倒垂蓮,馬子介這些日子靠這一手幾乎贏遍揚州。”

旁邊一位臨安棋士道:“難不成,他要靠這定勢直接爭得棋待詔之位?”

揚州棋士道:“迄今為止,還沒人能破了他這手倒垂蓮,那沈姑娘雖然解了葦間風珍瓏局,棋力也算不弱,但是遇上這位,怕是止步不前嘍。”

趙九淵笑笑,心裏很是有底。她麼,中了飛刀還能把蕭應章嚇出一頭冷汗,能跟陳天龍一直磨到官子,這等韌性,也是常人所不能及。最後三天,雲鬆也不過記住二十定勢,她硬是咬著牙將二十七種全部背熟,還有什麼這姑娘做不到?

不僅不擔心,隱隱的,他還很期待。

王爺唇角含笑,旁邊袁韶川李逸民等人對視一眼,對接下來的棋局變化也滿心期望。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沈辭夕能否大破倒垂蓮,就在此一舉了。

弈棋的禪堂內,沈辭夕盯著棋盤上肩衝的黑子,慢慢定下心神,這一月練棋打譜的情形、各種棋勢變化一一浮現在腦海之中。

她的眼睛陡然一亮,麵對黑棋肩衝攻擊,選擇了最為剛猛強烈的手段,白棋上衝,黑扳白斷!

麵對白棋反擊,馬子介黑棋在白棋外圍下立一貼,沈辭夕白棋扳在二路,一場激戰就此開始。

馬子介端起茶盞抿了口茶,笑著看了看蓮花漏,麵上不動聲色,其實心中暗喜。原以為沈辭夕是個聰明人,並不會在開局時在角部廝殺決戰,沒想到也是魯莽之輩。聰明的棋手,會選擇進角求穩,將戰線拉長,靠韌性以及官子來決勝,那樣雖也必輸無疑,但會死的體麵一些。現在沈辭夕選擇決戰鬥法,還偏偏在對手擅長的領域之中,這不是自掘墳墓麼?

馬子介撚起一子,依定勢而行,隻覺自己進四傑已是穩穩當當。想到贏棋之後恐怕有臨安棋豪不斷挑戰,心中又得意起來。贏下妙解葦間風珍瓏局的高手,這功勞怕是不小呢。

一開局便扭殺決戰,在棋待詔選拔八俊戰這等重大的比賽中出現,是很少有的。馬子介沈辭夕這局棋,吸引了禪堂內觀戰眾人的目光。對戰的這兩位,都是近期名聲鵲起的年少高手,一個是妙解葦間風珍瓏局的永州少女,一個是倒垂蓮橫掃揚州的豪強,兩人對決,讓人唏噓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