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舌戰方丈(二)(2 / 2)

如果說先前的言談證明了方丈的智慧,那麼這次則體現了他的高尚德行。堂堂匡河寺的一寺之首,一個方圓百裏的公眾人物,智慧要有,德行更是缺不得。

被擠在人群最外層的朱溫聽不下去了。他想揭發方丈的虛偽嘴臉,但又不想惹不必要的麻煩。他猶豫不決。

“救濟蒼生一直是本寺的信條。我們寧肯自己餓肚子,也要讓難民吃飽。”方丈的聲音變得慷慨激昂。

“你們的粥場在哪?是給誰準備的?”朱溫隻覺胸間煩悶不已,不吐不快。也不是生硬的吐,要吐的有技巧。

在喧鬧的大殿之內,朱溫的聲音不算大。但方丈聽見了。方丈也看見了,朱溫此時已經擠進了人群內圈,麵對著方丈。

方丈笑了。通過朱溫問的問題,方丈幾乎敢斷定眼前這個打扮講究的公子哥不是來砸場子的,頂多是腦子進水了。國字臉方丈接著笑,笑得輕蔑,笑得不屑。“當然是給難民準備的,難道是給你準備的?”

“那麼粥場為什麼沒有難民?”朱溫問道。

方丈從朱溫質問的語氣中察覺到了一絲不祥的感覺。

“難民已經吃飽了,還留在粥場做什麼?”方丈氣勢洶洶的回答。

“大家可以出去看看,粥場就設在寺口的東側。桶裏的粥已經酸臭,根本不能食用。”朱溫側過身,對著人群,“我從東側山路而來,山下的難民根本不知道匡河寺寺口設有粥場。”

大殿之內人群騷動。

方丈顯然有些氣急敗壞。“那是因為他們懶,他們不想爬山,他們隻想吃現成的。我們總不能到處宣揚,寺口有粥喝。如果所有難民都來,我們也供應不起。”方丈定了定神,“我們隻給那些肯付出,不偷懶的難民提供米粥。”

人們似乎又被方丈說服了,紛紛附和。

朱溫有點兒發懵。“這麼蹩腳的道理竟也有人聽進去?”

趁朱溫發呆之際,方丈早就抓換了話題。他又與張達和康成談起了龐勳賊軍。

朱溫一旦開了口,便停不下了。“據我了解,朝廷大軍和龐勳大軍在柳子鎮展開了大決戰。決戰之後,雙方很快就會分出個勝負。用不了多長時間,戰亂就會結束的!”朱溫口吐蓮花。

不用方丈反駁,人群中已經出現了“瞎說”“一派胡言”等詞句。危難時刻,人們總願意相信那些消極的言論是發自肺腑的,而一味樂觀的態度則更像是恭維。

朱溫還想繼續辯論。沒機會了,說時遲,那時快,他已經被守在大殿外麵的和尚們攆了出去。

“臭小子,原來你是來搗亂的。早知這樣,我就不讓你進去了。”寺口的掃地僧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