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藕荷茶香梅子情(1 / 1)

經時間漂洗過的塵緣瑣事,如這盤“茶梅蓮藕”,染著一抹馨香!蓮藕的身世便是這樣的洗淨鉛華,前世的冤屈還在湖底泥藻裏嗚咽,出淤泥而不染的今生,如玉如麗,清芬雅致。在黑暗中深潛修練後的身心如得道高僧,淡定的從容,蓮藕的身心對身體的惠顧三言兩語怕是道之不盡。可生食亦可做各種冷熱菜品;可滋補入藥;可研磨成粉,邀來好友紅棗和親自供養的蓮子,聯袂演繹,便成就紅棗蓮子藕粉,這身份仿佛《紅樓夢》中的寶釵,大家閨秀,深暗人生理道,各種世俗的好,討人歡喜。如約桂花相伴,便憑添了一絲幽怨,仿佛葬身西湖邊的蘇小小,這樣一碗桂花藕粉,入口的細香妖嬈,撩動的絕不是五髒六腑的寧靜,怕多情善感的神經亦會被牽動。

是哪位寫手遊曆西湖時,坐在西湖邊的長廊下吃一碗西湖藕粉,藕粉的身份最適合青瓷的裝束,清雅中透著古意,但賣家為了節約成本與人工費用,提供的外衣簡陋得隻能是一次性透明的塑料碗。那位才思雋永的作者,端詳著速時代的產物,恍惚間入口的不是清香淡雅的藕粉,而是一碗村婦糊鞋襯的漿糊。

蓮藕與茶聯姻,是一段高人指點的婚姻,茶的家族史,可謂門鐺戶對,品格高雅有北宋周敦頤的《愛蓮說》、唐陸羽的《茶經》。此兩家皆是植物界有靈性的佳偶,彼此今生相遇可堪稱曠世奇緣。梅子低斂的性情使這段門鐺戶對聯姻有些許低調的況味,梅子的後現代手法的變身,像融進藕荷茶香的名伶,酸甜嬌嗲的挑唆著味蕾翻滾。山楂躺成猩紅的地毯,任這段佳偶(藕)盡顯風流。

茶香藕荷梅子的清雅,在美食界就是青衣的範兒,又似得道高僧。摒棄顛倒乾坤的烹製手段,千般調味亦覺暗然,使食物回歸本源的滋味。食材與食材之間的借力幫襯後的味道,有跨越時間的藩籬,打破空間的距離,顛覆感官局限的神奇力量,在味蕾迷失的今天,猶如賦予她無形的羽翼,自由飛翔。

霜華漸侵,這樣的淡定無懼年華的逝去,返璞歸真的玩味美食,透著人間風情。濃濃淡淡的轉變,是漸行漸清晰的深刻和永恒,開闊中的精微是當下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