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在美國貝爾電話公司工作的物理學家揚斯基接受了實驗室分配給他的一項任務,要他找出當時新安裝的北大西洋無線電話受到“靜電幹擾”的原因。1932年,他在新澤西州架設了一台他所設計的無線電接收機。他的天線像一座用木杆和黃銅條搭成的“腳手架”,底部裝有車輪,故有“旋轉木馬”之稱。它其實是世界上第一台射電望遠鏡。借助這台粗陋的設備,揚斯基悉心觀測,不輕易放過觀測得到的任何現象。有一天,他從耳機中接收到了一種出乎意料的幹擾信號,一種連續不斷的嘶嘶聲。起初,他以為這個“不速之客”可能是人為的幹擾,但是經過一年多的跟蹤探究,發現那個幹擾信號的強度有周期性變化,其同期恰好等於地球相對於恒星的自轉周期,即23小時56分零4秒。這說明幹擾信號既不是來自地球也不是來自太陽,它可有來自遙遠的宇宙星體。揚斯基連續追測,終於發現每當天線指向恒星中的人馬星座時,那種幹擾信號最強,於是他終於明白,他負責探究的靜電幹擾至少有一部是由外層空間輻射的無線電波引起的。揚斯基向世人宣布了自己的重要發現。他的發現轟動了科學界,無線電工程師雷伯決心繼承他的研究,製造一個更好的接收器。1937年,雷伯用多年積蓄製成一個直徑9.45米的拋物麵反射器,是世界上第一台名副其實的射電望遠鏡。經過耐心的工作,他終於接收到來自太陽和其他天體的射電波,從而證實了場斯基的發現。雷伯將觀測結果和研究資料公布後,天文學家正式承認了射電天文學,從此誕生了一個新分支學科。
第九十章 射電望遠鏡的發明(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