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不留退路才有出路(2)(1 / 3)

古希臘著名演說家戴摩西尼年輕的時候為了提高自己的演說能力,躲在一個地下室裏練習口才。由於耐不住寂寞,他時不時就想出去溜達溜達,心總也靜不下來,練習的效果很差。無奈之下,他橫下心,抄起剪刀把自己的頭發剃去一半,變成一個怪模怪樣的“陰陽頭”。這樣一來,因為羞於見人,他隻得徹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頭,一心一意地練口才,一連數月足不出戶,演講水平突飛猛進。經過一番頑強的努力,戴摩西尼最終成為了世界聞名的大演說家。

一生的道理:一個人要想幹好一件事情,成就一番偉績,就必須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地撲下身去,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地追逐既定的目標。

成功與一截兒樹枝

有一種鳥,它能夠飛行幾百裏,飛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隻是一小截兒樹枝。它把樹枝銜在嘴裏,累了就把那截兒樹枝扔到水麵上,然後飛落在樹枝上休息一會兒,餓了就站在那截兒樹枝上捕魚,困了就站在那截兒樹枝上睡覺。

誰能想到小鳥成功地飛越了太平洋,靠的卻僅是一小截兒樹枝!

如果小鳥在嘴裏銜的不是樹枝,而是把鳥窩、食物等旅途中所需要的用品,一股腦兒全帶在身上,那小鳥還飛得起來嗎?

如果一味地苛求成功的條件,再好的條件也會成為一種負擔,成為捆綁在翅膀上的黃金。

一生的道理:成功,就是在沒有條件中創造,就像那種飛越太平洋的小鳥,靠一小截兒樹枝,立足、生存和飛翔。

試試壞的開始

有一段時間,在政治上受到打擊的邱吉爾整日神情抑鬱,全家人看在眼裏,急在心裏。而邱吉爾的一個鄰居的妻子剛好是一個畫家,家裏常常堆滿了各種各樣的顏料、畫筆、畫布以及畫好的作品。邱吉爾一家常常有機會欣賞到那位鄰居的傑作。後來在家人的勸慰下,邱吉爾開始跟他的鄰居學習油畫。

邱吉爾在政治舞台上是一個敢作敢為的政治家,可是對著那張幹淨整潔的畫布,他半天都不敢下一筆,生怕出一點差錯。那個女畫家見了,索性將所有的顏料全倒到了畫布上。邱吉爾一見那畫布上已經滿是顏料了,於是就拿起他的油筆開始在畫布上任意塗抹起來,就這樣邱吉爾畫出了他的第一幅作品。雖然並不完美,但那畢竟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了。

從此邱吉爾開始放開手腳畫畫了,經過不斷的練習,邱吉爾終於在畫技上有了長足的進步。最後邱吉爾不僅給畫壇留下了大量思維大膽、風格各異的油畫作品,而且還恢複自信,並東山再起,在英國甚至全世界的曆史上創造了一番驚人的業績。

一生的道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如果沒有好的開始,我們不妨試試一個壞的開始,因為一個壞的開始要比永遠沒有開始好多了。

瞄準一個點

在自然界,不管氣候多麼惡劣,都有生物頑強地生存著。在氣溫高達60~80攝氏度的撒哈拉沙漠裏就是這樣。

那裏的蛇為了生存,白天,躲在沙子裏,因為沙子的覆蓋能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還可伺機捕捉獵物,如果必須走動,就將身子卷成之字形迅速前進,這樣可以避免皮膚長時間與炙熱的沙子接觸,蛇就是以這種方式頑強地在沙漠裏生存下來。

令生物學家不解的是,有一種類似於麻雀大小的鳥,它的生命力比蛇更強。因為鳥兒要到沙地上找食物,所以也不可避免地成了蛇的獵物。鳥兒不但要麵對惡劣的自然環境,還要對付來自沙子底下蛇的侵襲,如果它要生存下去,就必須戰勝這一切。

美國生物學家克林萊斯有幸拍到了一組精彩鏡頭。當鳥兒撲扇著翅膀剛剛停在沙地上準備覓食時,潛伏在沙子裏的蛇猛地張開大口竄了出來。眼看鳥兒就要成為蛇的裹腹之物,可是,頃刻間,鳥便從劣勢轉為優勢。克林萊斯驚奇地發現,鳥兒在用自己的爪子一下又一下地拍擊著蛇的頭部,盡管鳥兒的力量有限,它的爪子對蛇的拍擊似乎構不成什麼威脅,並且蛇依然對鳥兒攻擊不止,但鳥兒並沒有停止拍擊行動。鳥兒一邊躲閃著蛇的血盆大口,一邊用爪子拍擊著蛇的頭部,其準確程度分毫不差。就在鳥兒拍擊了1000多下時,蛇終於無力地癱軟在了沙地上。之後,蛇口脫險的鳥兒停在沙地上從容地找到一些甲蟲類的食物,然後撲扇著翅膀慢慢地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