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勇氣鋪路
一位年輕人在杜蘭特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半年後,他很想了解公司總裁對自己的評價,雖然他覺得事務繁忙的總裁可能不會理睬,但這位年輕人還是決定給總裁寫一封信。他在信中向總裁問了幾個問題,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我能否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幹更重要的工作?”
沒想到總裁回信了,他沒有回答這位年輕人其他問題,隻對他最後的那個問題作了批示:“剛好公司決定建一個新廠,你去負責監督新廠的機器安裝吧。但你要有不升遷也不加薪的準備。”隨同那封回信,還有總裁給的一張施工圖紙。
年輕人沒有經過這方麵工作的任何訓練,卻要在短時間完成任務,在一般人看來,這是非常困難的。那年輕人也深知這一點,但他更清楚,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如果自己因為困難而退縮,那麼可能永遠也不會有幸運垂青於他。於是他廢寢忘食地研究圖紙,向有關人員虛心請教,並和他們一起進行分析研究。最後,工作得以順利開展,並且提前完成了總裁交給他的任務。
當這位年輕人向總載彙報這項工作的進展時,意外的是,他沒有見到總裁。一位工作人員交給他一封信,總裁在信中說:“當你看到這封信時,也是我祝賀你擔任新廠總經理的時候。同時,你的年薪比原來提高10倍。據我所知你是不能看懂這圖紙的,但是我想看看你會怎樣處理,是臨陣退縮,還是迎難而上。結果我發現,你不僅具有快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還有出色的領導才能。當你在信中向我要求更重要的職位和更高的薪水時,我便發現你與眾不同,這點頗令我欣賞。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想都不會想這樣的事,或者隻是想想,但沒有勇氣去做,而你做了。新公司建成了,我想物色一個總經理。我相信,你是最好的人選,祝你好運。”
那位年輕人的確有好運。在他的領導下,這個公司後來便成為名揚天下的通用汽車公司,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叫卡羅·道恩斯。
一生的道理:生活中確實有許多的“不可能”駐紮在我們心頭,隻要能拿出勇氣主動出擊,那些“不可能”便能變為“可能”。我們很多時候之所以不能成功,缺乏的不是才能和機遇,而是那種大膽嚐試的勇氣。
放飛心靈
上個世紀美國著名的探險家約翰·戈達德一生越過無數個海峽,登上數座世界高峰,進行了一場場異常艱難的、令常人簡直無法想象的生命之旅,創造了許多生命的奇跡。
在他8歲生日的那天,祖父送給他一件特別的禮物——一張世界地圖。那紅紅綠綠的顏色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特別是那上麵標注的一個個城市、一處處美麗的山水風景,令他飄逸的思緒隨之上下縱橫馳騁,渴望抵達的翅膀,在那上麵一次次自由地翱翔。
多少次不停地翻看,每次都令他心潮起伏。終於在15歲那年,他寫下了氣勢不凡的《一生的誌願》。他寫道:“我要到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探險;要登上珠穆朗瑪峰、乞力馬紮羅山和麥金利峰;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探訪馬可·波羅和亞力山大一世走過的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樣的電影;駕駛飛行器起飛降落;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裏土多德的著作;譜一部樂曲;寫一本書;擁有一項發明專利;給非洲的孩子籌集100萬美元捐款……”他洋洋灑灑一口氣列舉了127項人生的宏偉誌願。
他一路豪情壯誌,一路風霜雪雨,硬是把一個個近乎空想的夙願,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現實,他也因此品嚐到了搏擊與成功的喜悅。44年後,他終於實現了《一生的誌願》中的106個願望。
一生的道理:放飛的心靈看似玄妙的話語,其實是告訴人們立誌的重要。
成功並不難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
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曆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作為心理學係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