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這個謎終於被解開了,他在他的自傳中是這麼說的:每次比賽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跑的速度奮力地向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裏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公裏外終點線上的那麵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裏就疲憊了,我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一生的道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稍微具有一點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許會少很多懊悔和惋惜。
再試一次
1943年,美國的《黑人文摘》剛開始創刊時,前景並不被看好。它的創辦人約翰遜為了擴大該雜誌的發行量,積極地準備做一些宣傳。
後來,他決定組織撰寫一係列“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請白人把自己擺在黑人的地位上,嚴肅地看待這個問題。他想到如果能請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埃莉諾來寫這樣一篇文章就最好不過了。於是約翰遜便給她寫去了一封非常誠懇的信。
羅斯福夫人回信說她太忙,沒時間來寫。但是約翰遜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又給她寫去了一封信,但她回信說還是太忙。以後,每隔半個月,約翰遜就會準時給羅斯福夫人寫去一封信,言辭也愈加懇切。
不久,羅斯福夫人因公事來到約翰遜所在的芝加哥城,並在該市逗留兩日。約翰遜得此消息,喜出望外,他立即給她發了一份電報,懇請她是否趁在芝加哥逗留的時間裏,給《黑人文摘》寫那樣一篇文章。
羅斯福夫人收到電報後,沒有再拒絕。
這個消息一傳出去,全國都知道了。直接的結果是,《黑人雜誌》在一個月內,由2萬份增加到了15萬份。這就成了約翰遜事業上的一個轉折點。後來,他又出版了黑人係列雜誌,並開始經營書籍出版、廣播電台、婦女化妝品等事業,成為聞名全球的富翁。
一生的道理:成功從來就不會是一條風和日麗的坦途,麵對一次次挫折與失敗,我們應該始終懷有“再試一次”的勇氣與信心;也許再試一次,成功之門距離我們的確不遠了!
搶在別人之前去做
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回到西班牙。在一次歡慶宴會上,忽然有人高聲說道:“我看這事不值得慶賀,哥倫布隻不過是坐著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碰上一塊大陸而已。任何一個人隻要坐船直向西行,都會有這個發現的。”此言一出,整個宴會席上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都麵麵相覷,看著哥倫布怎樣回答。隻見哥倫布笑著站起來,抓起桌上的一隻熟雞蛋,對大家說:“諸位試試看,誰能使這隻雞蛋的小頭朝下,在桌上站住?”大家都拿起各自麵前的熟雞蛋,試著、滾著,但誰也沒把它立起來。哥倫布收回眼光,又抿嘴微微一笑,拿起雞蛋,把尖頭朝桌子上輕輕一磕,那碎了一點殼的雞蛋就穩穩地立住了。這時,那個人又大叫起來:“你把雞蛋殼弄碎了,這不能算,那樣我也能做到。”
哥倫布聽了,這才正色道:“對,你和我的差別就在這裏,你是不敢摔,我是敢摔。世界上的一切發現和發明,在一些人看來都是簡單不過的事,然而,他們總是要等到別人指出該怎樣做後才說出來!”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偉大的,他的偉大不僅在於他超乎常人的膽識和勇氣,更多的,他讓數不勝數的後人品嚐到了螃蟹的鮮美。可歎的是,世人常常隻注重結果而忽略過程,你也許要說,不就是一隻螃蟹嗎?吃下去,不好吃再吐出來。真的就這麼簡單嗎?錯!他當時麵對的不隻是一隻螃蟹,而是直接以自身生命為代價的生死考驗!
一生的道理:偉人和庸者的差距有時就是這樣簡單:他敢想,你不敢想;他敢做,你不敢做。他做了不說,你說了卻沒有做。
不留退路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