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決定行不行的是你自己(1)(1 / 3)

無需等待

曾經采訪過一位企業老總,他隻有初中學曆,他上學的時候成績很好,年年在班裏排前3名。老師和家長們都認為他隻要保持成績,肯定會考上大學。

但是他當時並不那麼想,他最大的理想並不是考上大學,而是想去開汽車。

初中快畢業那年,他的一位親戚買了一輛拖拉機,他趕去看,對這輛拖拉機喜愛不已。

親戚便開玩笑對他說:“你那麼喜歡,就跟著我學開拖拉機吧。”誰知他把這句話當真了,再也不肯回學校上課。

父母親當然竭力反對,一個孩子學開拖拉機,那根本沒有前途。父母親勸他,但他鐵了心,他認為開拖拉機和開汽車是一樣的。他對機器的興趣遠遠超過了學習,很快他掌握了那輛手扶拖拉機的原理。

他想擁有一輛自己的汽車,於是開始去籌集那筆龐大的購車款,但沒有一個人願意借給他錢。他十分困惑,父母便趁機規勸他重新入校,考上高中然後考大學,這樣才會有前程。但機遇就在這時降臨了,鄰村新開了一個石礦,每天需要運送大量的石塊到縣城的水泥廠,他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賺錢機會。他拿出自己的積蓄並向朋友借了數千元錢,買了一輛屬於自己的手扶拖拉機,跑起了運輸業務。

3年後,他擁有了4萬元的存款,他又向朋友借了一些錢,買了一輛解放牌貨車,也是方圓幾裏之內的第一輛私人汽車。他就利用這輛汽車作為原始資本,不斷增加汽車數量,最終組建了一個車隊。1989年,他把所有積蓄投入到了生產汽車配件的項目中,3年後,他的工廠生產出的產品占領了國內市場。

他笑著說當初的願望隻是想開汽車,現在比預料的要好得多,不僅可以開汽車,還能生產汽車配件。

一生的道理:創造夢想不必等到所有的條件都成熟後,即刻行動,向著夢想直線飛行,也許這就是成功的捷徑。

簡單

1957年,在美國阿肯色州的一所小學裏,有一對好朋友,一個叫比爾,一個叫約翰。

有一次,兩人躺在草坪上曬太陽。約翰喝了一口可樂後,突然像發現新大陸一般對比爾說:“原來帶領美國人贏得‘二戰’勝利的羅斯福是一個殘疾人呀!”

“是的,他是我的偶像!”比爾說:“他做事執著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他也是我的偶像!”約翰說:“我認為他成功的最重要的一點是有一個逆境!”

後來,約翰固執地鋸掉了雙腿,因為他想給自己創造一個和羅斯福一樣的逆境,成為像羅斯福一樣的偉人。不過他並沒有成為總統,隻是在一屆殘疾人運動會上拿到了一個獎牌。

比爾則學習羅斯福刻苦勤奮的品格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最後,他成了美國白宮的主人。就職典禮時,大家才知道他的全名——比爾·克林頓。

一生的道理:成功的路有千萬條,條條大路通羅馬。凡事需透過現象看本質,一些看來規律性的東西,恰恰是它致命的弱點。如果我們被表麵的浮塵蒙住了眼睛,把個案當成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難免陷進萬劫不複的深淵。

壓力是筆財富

日本的遊泳運動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據說這是由於他們訓練方式非常奇特的緣故。原來日本人在遊泳館裏養著很多鱷魚,訓練時,隊員跳下水後,教練就會把幾隻鱷魚放進遊泳池裏。幾天沒有吃東西的鱷魚見到人,立即大發獸性,拚命追趕運動員。此時,運動員盡管知道鱷魚的嘴巴已經被緊緊地纏住了,但看到鱷魚的凶相,還是條件反射似的拚命往前遊。

加拿大有一位長跑教練為了訓練長跑運動員,一直要求所有隊員每天早上都必須跑到訓練館來,不得借助任何交通工具。剛開始時,其中有個隊員,每天總是最後一個跑到訓練館,而這個隊員的家並不是最遠的。教練認定這個隊員素質太差,並不是做長跑運動員的料,甚至產生過要開除他的念頭。但是突然有一天,這個隊員竟奇跡般地比其他隊員早到了20分鍾,隊員氣喘籲籲地向他的隊友們描述他驚險的遭遇。原來,他在離開家不久,在經過那一段有五公裏的野地時,遇到了一隻野狼。為了逃命,他隻能不顧一切地往前飛奔,那野狼竟然被他給甩下了。教練突然覺悟,這個隊員今天超常的成績是因為一隻狼,因為他心裏有了必須逃命的壓力,這個壓力使他把自己所有的潛能都逼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