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與缺陷
在巴黎繁華喧鬧的街頭,一個乞討的老婦人佝僂著腰,衣衫襤褸,花白的頭發在風中飄蕩。她身旁立著一塊木牌,上麵寫著:“我什麼也看不見!”許久了也沒人給她一個銅幣。一位詩人走過去,拿出筆,悄悄地在木牌的那行字前麵加了一句話:“春天到了。”不一會兒,來往的行人經過這塊木牌時,大都停了下來。無論是衣著華麗的紳士、貴婦,還是靚麗的少男少女,都淘出一枚枚銅幣丟進老人的紙盒裏,就連衣著寒酸的小職員也摸出一枚銅幣交給老人。
“春天到了,我什麼也看不見!”牽出了人們心底最善良最柔軟的情感,就像曾麵對唐山大地震的慘狀,並不富裕的人們翻箱倒櫃,尋找一切可能的物品捐給災民;就像我們在天堂寨旅遊時,目睹山裏孩子那一雙雙求學無望的目光,慨然認領了幫困救助的對象;就像麵臨一個岌岌可危的生命,會毫不猶豫獻上寶貴的血液;麵對嗷嗷待哺的棄嬰,會油然而生一股憐愛之情……就像在一切不幸和無法彌補的殘缺麵前,發一聲沉重的歎息,流一串可掬的淚水……
一生的道理:不能說在完美與幸福中看不到美好,是我們的天性裏都有一份渴望給予的願望,渴望在悲天憫人的情感中令心境純淨,在升華中讓自己美好,一如那杯寒冷時焐於手心的熱茶。
生活中沒有一蹴而就
古時候有個富翁,生了個兒子,富翁對他非常喜愛,希望這個兒子能夠馬上長大。富翁想,醫生一定有辦法。富翁便找來一位醫生,問醫生有沒有一種能夠讓他兒子立刻長大的藥,花多少錢他都不在乎。醫生回答說:“這種藥我本來有,可是剛好用完了,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采。”富翁大喜過望,給了醫生很多錢。醫生同意去采藥,但要富翁答應他一個條件,那就是在他去采藥的這段時間,富翁千萬不要去看他的兒子,否則藥就不管用。富翁信以為真,滿口答應下來。
醫生得了很多錢後就躲了起來,過了15年才回來。告訴富翁說他要的那種藥采到了,富翁自然非常高興,叫醫生馬上給他兒子服藥。醫生來到富翁兒子住的地方,胡亂給他吃了一點藥,帶著他去見他的父親。富翁見兒子已長大成人,非常高興,又賞了醫生很多錢。這個故事是聽來的,當然不會是真的。但生活中卻有這樣一種人,如果他是農民,他希望今天播下的種子明天就能收獲。願望都不錯。可是生活不是幻想,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
一生的道理:那些隻想收獲豐碩的果實、不肯付出艱辛勞動的人,那些幻想能夠一步登天的人,隻能像那個富翁一樣愚蠢可笑。
穿裘皮大衣的女人
紅綠燈下我看到了她,一個給人感覺很糟糕的中年女人,肥短的身材裹在昂貴俗豔的裘皮大衣裏,過分的濃妝讓人想起聲色犬馬的夜總會。
過了馬路,她一直搖搖晃晃地走在我前麵。鄰近花圃的地方,每天都有一個肮髒的乞丐跪著討錢。她停了下來。我知道,像她那樣的人,肯定會用施舍來彰顯身份。
果然,她從包裏掏出一枚硬幣遞給了乞丐。我繼續走我的路。
然而,當她不疾不徐的高跟鞋聲在我身後再次響起的時候,我對她的印象已經完全改觀。因為就在乞丐接錢的刹那,硬幣“當”的一聲掉到了地上,她沒有走開,而是費力地蹲下身子撿起硬幣,輕輕吹去了上麵的塵土,再次遞給乞丐。
一生的道理:很多時候,隻需要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足以成就在別人心目中裘皮大衣所帶不來的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