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一大早,黛玉主仆已經起來。雪雁和春纖在廚房忙碌,林忠正在整理院子裏的東西,隻見當地的裏正急急騎馬過來道:“林管家,林探花的女公子是不是回來了?”林忠忙道:“是!”一麵請裏正進去坐。裏正道:“林管家,你們要速速準備一下,一會知府李大人要帶人來這裏宣旨。昨天晚上我回來太晚了,沒有來得及告知你們,你們千萬別見怪!”林忠道:“多謝裏正大人,我們已經知道了。”裏正聽了,這才放心道:“這就好,你們準備一下,一會兒李大人來了,可別落了禮數。”說罷匆匆告辭而去。
眾人匆匆吃過早飯,隻見林忠的兩個兒子媳婦帶了林平都過來幫忙。林忠讓兩個媳婦去廚房準備中午的酒席,王嬤嬤帶著紫鵑雪雁春纖在準備各式茶點,林忠父子等在準備桌凳香案等。不一會兒,林家族長人稱五太爺的帶了幾個林家長輩還有幾個年輕後生過來,林忠忙請進花廳坐好,又讓黛玉前來一一拜見。黛玉對這幾個長輩也都認識,十分恭敬地拜見了眾人。眾人見當年九歲的小姑娘如今已經出落得成了一個滿是書香氣的絕世佳人,對人謙讓有禮,且言語也甚不俗,都讚歎不已。
林忠讓眾人再細細查看了一下準備的東西,五太爺點頭道:“我們姑蘇林家,還是如海有出息,去了七年,皇上還念著其功勳,可見真是皇恩浩蕩啊!”林忠道:“可不是,如今姑娘長大了,我們家老爺要是能看到今天姑娘的氣度,不知道該有多麼欣慰。”五太爺又看著黛玉問道:“玉兒如今也十六了吧。”林忠道:“是。”五老太爺道:“不知道玉兒有沒有定親事。”林忠笑道:“還沒有,不過我想也快了。”五太爺聽了,笑道:“看玉兒這個樣子,將來定是大富大貴之人呢。”正說著,隻聽外麵鑼鼓響起。林忠和五太爺等忙起身,吩咐那幾個後生準備好迎接貴客。
不一會兒,隻見蘇州知府李文正坐著八抬大轎,在刺史,主事等幾個屬官還有當地裏正等的擁簇下,下了轎子,來到林家府宅門前。李文正見匾額門第都煥然一新,微笑著走了進來。林忠等將李大人迎到正廳,見香案等都已經備好,李大人手執黃色聖旨,回身對眾人道:“林忠林黛玉接旨!”
林忠和黛玉等人忙跪下聽旨,隻聽李文正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求治在親民之吏端,重循良教忠勵資敬之忱,聿隆褒奨,前蘭台寺大夫,揚州巡鹽禦史林如海,褆躬淳厚,一世清廉,精世忠臣,敕封為忠靖侯,賜祭田五十畝,官銀五百兩,今後每年由當地府衙派人前往墓地祭祀一次。其女才藝過人,已經成年返鄉,準其自由婚嫁,任何人不得幹涉,欽此!”
林忠黛玉等忙叩頭謝恩。林忠將聖旨及所賜銀錢田契都放在香案上,李文正這才看清楚黛玉容顏氣度,方悟出此次旨意隻怕別有深意,忙笑對黛玉道:“林姑娘,爾父忠靖侯是國家重臣,也是下官學習的楷模。皇上旨意,今後林姑娘若有什麼事,可派人直接到衙門告知,下官定盡心做好。”黛玉忙道:“李大人勤政愛民,久聞大名。姑蘇有李大人,民之福,也是黛玉之福也。黛玉匆匆返鄉,年輕不懂事,府中禮數不周,還請大人多多諒解!”李大人讚道:“林姑娘才貌人品這麼出眾,我們姑蘇定會以你為榮幸也。”
黛玉忙道:“大人過獎,黛玉慚愧!請大人稍坐用些茶點吧。”林忠五太爺等將李大人等迎坐好,紫鵑雪雁春纖等忙敬上茶,端上各式茶點果子。李文正吃著茶點道:“看這府上的匾額和對聯都填新了,莫不是林姑娘的手筆?”林忠笑道:“說起這些字,我們姑娘的字和我們老爺的字很像,但現在填這字的卻另有其人。這人李大人認識,他說是京城來這裏辦差的武將,說他父母都認識我們老爺太太,特意來我們府上幫忙填寫的,當初也是他送我們姑娘回府的。”李文正聽了一愣,忙笑問道:“是水公子?”林忠道:“是,那水公子寫得一手好字。若不是姑娘說他是武將,我是怎麼也不會相信,一個武將竟然寫得這麼好的字。”李文正笑道:“我昨日中午找他們去府衙吃飯,他們沒有來,想必是在府上了?”林忠道:“正是,我們姑娘說過端午節,讓水公子兩個人來過節,是我去驛館請他們來的。然後他們去看龍舟賽了。”李文正笑道:“這水公子是青年俊才,皇上說讓他們在這裏曆練一段時間。現在的年輕人,長江後浪推前浪,前途不可估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