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副總理參觀過巨人之後,凡來珠海的中央領導看企業必看巨人,以示對高科技和年輕大學畢業生的支持。這種參觀於4個月後的1993年元月達到高峰,僅1993年元月及先後有當時的國家主席楊尚昆、國務院總理李鵬、副總理田紀雲、國務委員李鐵映等參觀巨人。

1993年1月5日,時任總理的李鵬從深圳轉向珠海考察工作,時任珠海市市長的梁廣大向總理提到,有幾位年輕大學畢業生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在珠海辦起了一個以計算機軟件開發為主的高科技實體,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李鵬總理聽後說:“要為科技人員包括出國留學人員,創造一個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因此,一到珠海李鵬總理就提出臨時增加一個考察項目,到巨人高科技集團公司去看看。

李鵬總理先後來了“三次半”,分別題詞“青年科技人才是國家的希望”、“巨人集團在軟件開發領域取得重大成果”,並為巨人大廈題寫樓名:“巨人科技大廈”。

史玉柱嚐到了同政府打交道的甜頭,也舍得下大力氣將辦公室布置得富麗堂皇,當初巨人隻是在華能大廈租了1000平方米的寫字樓,後來自己買了辦公樓後又專門設計了600平米的展廳和氣派非凡的電腦開發中心供參觀用的,為了方便參觀,二樓過道還專門設計了2米寬的玻璃隔牆通道。

在這幢總部辦公樓裏,迎來來了江澤民、胡錦濤、李鵬(第三次)、李嵐清等中央領導人的參觀。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視察巨人集團,在題寫中文手寫電腦時說:“中國人就應該做巨人”。

巨人成了到珠海的中央領導去得最多的地方,巨人公司的展廳裏掛滿了中央領導人的參觀照片。與之相映成趣的是詩一般的巨人語言:“曾經,年輕的巨人在珠海悄然誕生,今天,成熟的巨人在珠海踏響腳步。”“年輕是巨人的優勢,知識是巨人是資本,實力是巨人的根基,速度是巨人的象征,氣魄是巨人的風格。”

1992年起,正好是中央政治局和國務院領導換屆執政期,領導人到特區視察工作比較頻繁。在珠海市領導的舉薦和陪同下,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朱鎔基、胡錦濤、李嵐清、楊尚昆、田紀雲,李鐵映、錢正英、謝非、宋德福等先後造訪巨人。

史玉柱要把巨人辦成一個和IBM一樣知名的大公司,他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使巨人成了知名公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玉柱不用出門拉關係跑門道做宣傳,他隻要把公司布置得好看,各方麵參觀者便紛至遝來,對巨人的免費宣傳鋪天蓋地,史玉柱靜受其益。

珠海市委市政府及市領導對史玉柱的支持更是不遺餘力。

1993年,史玉柱果然獲得了珠海市第二屆科技重獎的特等獎,獎品依然是汽車、房子和十幾萬現金。不同的是,上一屆獎的是黑色奧迪轎車,這一屆獎的是白色奧迪車,梁廣大用這種方式傳達鄧小平的“貓論”: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後史玉柱又被評為“廣東省十大優秀企業家”、“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等等。

可以說政府部門的支持,眾多領導人的造訪和史玉柱借此展開的宣傳攻勢,極大地提高了巨人的形象和知名度,為巨人贏得了巨大的無形資產。舉人在極短的時間裏迅速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軟件帝國”始見端倪。史玉柱也成了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典範人物和現代商界最有前途的知識分子的代表。而此時的他剛剛邁過而立之年。這個清瘦,訥言卻又充滿神奇色彩的安徽人幾乎在最短的時間裏成為全中國青年的偶像。當時某知名媒體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大城市的萬名青年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寫出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結果第一名是比爾·蓋茨,第二名就是史玉柱。

1994年,史玉柱提出“二次創業”的設想,讓計算機、腦黃金、房地產三者上演“三國演義”,但由於忽視了企業內部的產權和機製重塑,尤其是投資12億,興建70層高的珠海巨人大廈,並於1994年初破土動工。由於這個策略性錯誤,把史玉柱拖進了一場深重的滅頂之災。1996年,巨人集團陷入財務危機,巨人大廈被迫停工,生物工程由盛及衰,負債結構中出現惡性債務。1997年初,巨人大廈未能按期完工,國內購樓花者天天上門要求退款。為救巨人,史玉柱漂洋過海去美國尋求合作,但以失敗告終,銀行貸款毫無指望,工資發放日漸困難,史玉柱跌進了失敗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