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上公堂書生辯理(下)(1 / 2)

屍體就擱在河岸邊,被一張草席子覆蓋著,周邊散了一灘水,看來是剛撈上來不久,七八個衙門的差役鬆散地站了一圈,賊捕趙順也在其中,正與當地的裏吏正說些什麼。外圍是一圈看熱的村民,點指著屍體吱吱喳喳地議論著。

李驤心切,拔開眾人,直奔到屍體旁,俯身揭起草席一角——

屍體已被水泡得膨脹,麵目也走了型,但李驤一眼就看出,這不是田和。

他這才鬆了口氣,再往下瞧,屍體竟是光溜溜的身子,什麼都沒穿,忙又掩上席子。

李驤是一個人隨差役來的,盧正和徐陽怕見死人,所以沒有跟來。

他回身去看趙順,趙順也正望向他,李驤便向他搖了搖頭。

趙順立刻轉臉去看裏吏,裏吏也搖頭。

趙順便走李驤麵前,略思考了一下,又問,“看清了,確實不是?”

“不是。”李驤回答。

“不是——”趙順撓了撓頭皮,瞧著河水,似是自言自語道,“這可就麻煩了,又多出來一個案子。”

李驤辨識著周圍的環境,又瞧著前麵的這條小河,道,“這裏和滕七家很近嗎?”

“不近啊,滕七家要順著這條河往上走,走四五裏路才能到。”

“捕掾以為,田和是被人推下河,順流到此的?”

“嗯,是這麼想的。”

“在下看這條河並不十分寬廣,水流平緩,大船行不得,隻能行小舟,不知這條河為何名,通向哪裏?”

“哦,這條河啊,叫穀水,一直通往洛陽,在洛陽和洛水就連上了,有往來洛陽的商販大都願走這條水路,這一段水道之所以窄,是因為和源頭近,再往下遊去,還有好幾條河往裏並,到那裏河麵就寬了。”

“這去洛陽要多長時間?”

“順風順水,大半天就到了,慢著些走,一天一夜也就夠了,咦——你該不是懷疑田和拐著滕七的婆娘一起搭船跑去洛陽了吧?”

李驤忙搖頭,“沒有,沒有,田和仍讀書之人,怎會為此不端之事。”

趙順抬眼盯了李驤一會,抬手搭住李驤的肩頭,扳著他向人群外走,李驤知他有話說,便隨著他去。

離著人群遠了,趙順先歎了口氣,然後說,“有件事我要告訴你,我不在那裏說,是給你們讀書人留些臉麵。”

李驤心中一涼,問,“何事?”

趙順頓了頓,道,“離滕七家不遠,有一個看菜地的窩棚,也是滕七家的,我們在窩棚裏找到了一些衣服,有男人的,也有女人的,連小衣都在,男人的衣服是書生穿的那種的長衫,那日你們在公堂上曾說,田和因嫌土炕髒,是穿了外衣睡的,因就判定這衣物應該就是田和的,我們叫來滕七識認衣物,女人的衣物是他婆娘的無疑,男人的他也認得,是田和的,他說那日雖然衣服濕透,但田和所穿的是四人中唯一的青綠衫,所以印象極深。”

“為何不喚我們去認衣物?”

“你們住在城中,來一趟太麻煩,況且你們是讀書人,麵皮薄,縣府大人曾吩咐過,出頭露麵的事盡量少找你們,況且滕七已認得衣物,就沒喚你們。”

“哦,縣府大人真是細心,學生感激不盡,呃……有沒有可能是滕七殺人之後,藏匿了屍身。”

“不能,即然他殺人匿屍,為什麼還要將衣物留在外麵?況且,那日剛下過雨,留在地上的腳印很清晰,滕七的婆娘和田和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他們赤了雙腳一起向河邊來,從泥地上的印跡可以看出,他們一路上連滾帶爬,跌倒好幾次,另外,還有一串腳印緊隨著他們,三個人的腳印到了河邊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