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發生什麼事,決不要認為自己是失敗者,要阻止消極的思想侵蝕你的心靈。不要落入不滿的陷阱,變得憂慮、蠻橫或憤世嫉俗。處境不順時,千萬不要借酒精或食物來逃避現實,這些東西對心靈遲早會產生壓抑的後果。最重要的是,不要與其他失敗者同病相憐。不幸的人喜歡結伴同行,你那些什麼也做不好的同伴可不願見你脫離苦海,他們要你和他們一起沉淪下去。
自以為別人都與他們作對的人,以及尖酸刻薄的人,比患了絕症還要不幸。事實上,有些醫學專家便說,這種精神上的墮落確實可能導致絕症。但是,毒瘤可以用手術割除,惡劣的情緒卻不能。隻有你自己有力量糾正心理的偏頗,重新步入健康、富有和幸福的正道。
失敗不可能排除態度的因素。愛迪生的發明就是一個態度跟失敗有關的例子。
他曾長期埋頭於一項發明。一位年輕記者問他:“愛迪生先生,你目前的發明曾失敗過一萬次,你對此有何感想?”愛迪生回答說:“年輕人,因為你人生的旎程才起步,所以我告訴你一個對你未來很有幫助的啟示。我並沒有失敗過一萬次,隻是發現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愛迪生發明電燈時,做了無數次的實驗。他成功地發現許多方法行不通,但還是繼續做下去,直到發現了一種可行的方法為止。
他證實了大射手與小射手之間的惟一差別:大射手隻是一位繼續射擊的小射手。
除非你放棄,否則你不會被打垮。偉大的希臘演說家德謨斯提尼因為口吃而害臊羞怯。他父親留下一塊土地,想使他富裕起來,但當時希臘的法律規定,他必須在聲明土地所有權之前,先在公開辯論中戰勝所有人才行。口吃加上害羞使他慘敗,結果喪失了這塊土地。從此他發奮努力,創造了人類空前未有的演講高潮。曆史上忽略了那位取得他財產的人,但一連好幾個世紀,世界各地的學童都在聆聽德謨斯提尼的故事。不管你跌倒多少次,隻要再起來,你就不會被擊垮。
失敗後繼續堅持、繼續努力,你就會成功。
成功者敢於向原有規定提出質疑,待人處事能大膽的獨辟新徑。
受到挫折時,能采取革新態度,探索新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而失敗者不敢打破現狀,害怕采取非傳統的辦事方法。
跟不上時代的腳步,終將被淘汰出局。對於個人也是如此,時代在不斷前進,停滯必然意味著落伍。
要做到反敗為勝,首先要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避免重新出錯。
每一個人都遭受過失敗,而且不隻一次。如果有從未遭受過失敗的人,那他一定什麼事都沒做過。不做事固然不會有失敗,當然也沒有成功的體驗。
有許多終有成就的人,開始做什麼事情都無法成功,經常失敗,然而他們卻毫不氣餒,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最後終於獲得成功。他們成功的關鍵在於其對失敗所采取的超然態度。
永遠都不認輸
關於拚搏和自強,西點軍校永不認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西點學員都應精神振奮,鬥誌昂揚,不允許有頹廢之情。西點校園內,很少聽到“我不行”的話。在工作、學習和生產中,一旦上司有要求,你都必須回答“我一定做到”、“我能行”,最低回答“我執行”或“是”。任何人講價錢都不被允許。
西點的橄欖球隊一度戰績不佳,屢戰屢敗,但從校長、教練到球員,都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他們都立誓奪回冠軍。他們通過不斷接納新隊員、撤換教練、加大訓練難度來提升球隊的整體水平。一般學員也積極支持球隊,主動承擔球員的補課工作,為他們奪取榮譽創造條件。
堅強的意誌力是每一個西點學員所具備的基本要素,他們決不會因為危險而放棄自己的信仰。許多偉大的人物鼓舞著西點軍人,他們相信依靠自己堅強的意誌力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同樣在公司中,每一個取得事業成功的人都需要擁有堅強的意誌力。也許你的工作是機械乏味的,也許你的工作是充滿挑戰的,但是無論如何你都要去完成它,你必須傾注你的全部精力去攻克成功路上的每一個障礙。假如你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那麼你永遠隻能生活在挫敗的感覺中,永遠隻能是一個卑微的人。戴高樂曾經說過:“困難,特別吸引堅強的人。因為他隻有在擁抱困難時,才會真正認識自己。”
聯合保險公司有一位推銷員叫亞蘭。亞蘭想成為這個公司的明星推銷員。可是不久,他遇到了一個厄運。這給了他一個重新發揮意誌的良機:寒冬的一天,亞蘭在威斯康星州一個城市的街區中推銷保險單,卻沒有做成一筆生意。當然,他對自己很不滿意。但他沒有因此而氣餒。
他記起他所讀過加強意誌力的書,並應用了書中所提出的原則。第二天,當他從辦事處出發時,他向同事們講述了前天所遇到的失敗,接著他說:“等著瞧吧!今天我將再次拜訪那些顧客,我將售出比你們售出的總和還要多的保險單。”
亞蘭做到了這一點。他又回到那個街區,拜訪了前一天同他談過話的每一個人,結果售出了66張新的事故保險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