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杠牌篇——“杠上開花”終成大器(1)(3 / 3)

學會選擇重頭再來

目標是你要前進的方向,需要你做出怡當的選擇。如果你認為一個目標並不真正適合你,你應當更換選擇另外一個目標,重新選擇一個更能適合你,你也更擅長的事情。

1888年,作為銀行家的裏凡·莫頓先生成為美國副總統候選人,一時聲名赫然。1893年的某個時候,美國政府的一位部長詹姆斯·威爾遜到華盛頓拜訪裏凡·莫頓。在談話之中,威爾遜偶然問起莫頓是怎樣由一個布商變為銀行家的,裏凡·莫頓說:

“那完全是因為愛默生一句話。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我還在經營布料生意,業務狀況比較平穩。但是有一天,我偶然讀到愛默生寫的一本書,愛默生在書中寫的這樣一句話映人我的眼簾:‘如果一個人擁有一種別人所需要的特長,那麼無論他在哪裏都不會被埋沒。’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和印象,頓時使我改變了原來的目標。”

“當時我做生意本來就很守信用,但是與所有商人一樣,難免要去銀行貸些款項來周轉。看到了愛默生的那句話後,我就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當時各行各業中最急需的就是銀行業。人們的生活起居、生意買賣,處處都需要金錢;天下又不知有多少人為了金錢,要翻山越嶺、吃盡苦頭。”

“於是,我下決心拋開布行,開始創辦銀行。在穩當可靠的條件下,我盡量多往外放款。一開始,我要去找貸款人,後來,許多人都開始來找我了。由此可見,任何事情,隻要腳踏實地地去做,不可能會失敗。”

在現在的社會裏,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從事並不是他所擅長的事業而沒有成功的喜悅。

在這些失敗者中,有不少人做事都很認真,似乎應該能夠成功,但實際上卻一敗塗地,這是為什麼昵?原因在於,他們沒有勇氣放棄那耕種已久但荒蕪貧瘠的土地,沒有勇氣再去找那肥沃多產的田野,所以,隻好眼看著自己白白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消耗了寶貴的光陰,但仍然一事無成。其實,他們早該知道,這完全是由於他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但他們可能仍然糊裏糊塗,繼續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

如果你以相當的精力長期從事一種職業,但仍舊看不到希望,那麼你該認真考慮一下:自己是否選錯了路?如果真是自己選錯了,那麼就應該及時丟掉不適合自己的,去尋找真正自己擅長的事情。

當然,在你重新確定目標時,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尤其不能心猿意馬。

在美國西部,曾經有一位著名的木材商人,他曾經做了40年的牧師,可是一直無法成為一個勝任而出色的牧師。他考慮再三後,對自己的優勢和弱點有了重新的認識,於是立刻改變目標,開始經營商業。他從此一帆風順,最終成為一個全國有名的木材商人,富甲一方。

兩顆同樣的種子由於落在不同的地方,一顆長成蓬勃茂盛的參天大樹,一顆長得瘦樹細葉、異常矮小。可見,環境對事物、對人的影響力也不容輕視。一個人由於找錯了職業以致不能充分發展自己的才幹,這實在是件可惜的事情。但是,隻要他能夠認識到這個問題,就算晚了一些,也仍然有東山再起的希望。隻要找到正確的方向,就完全有可能走上成功之路,他一定會感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都煥然一新,似乎變成了一個新人一般。

勇於戰勝失敗

如果我們把人生看作是一場煉獄,那麼失敗就是煉獄中各種磨煉人性的煉具之一。

既然生而為人,誰都不會躲過失敗的考驗,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敗是無處不在的。當然,我也很想送給你幾句諸如“祝你馬到成功”、“祝你天天都有一份好心情”的祝福語,但我們不能逃避生活到現實。“人生在世,逆境十有八九”才是正常的人,所以應該對失敗持有一種平常心,為戰勝失敗打下思想基礎。

美國著名演講家希·道格拉斯在給偉人下定義時提到,“偉人區別於凡人的地方就在於麵對挫折時,偉人能夠掌握和控製失敗向成功的轉變。”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失敗發生在你頭上,惟一可取的就是掌握它,控製它。

生活的成功決不在於你怎樣躲避失敗的侵擾,而在於你失敗後如何選擇。隻有在不斷經受住煉獄般的種種失敗的折磨和痛楚,直至最終征服失敗後,你的人生才會更加完美,暮年回首自己走過的一生,它是那麼的豐富、充實而熠熠生輝。

你若開始以失敗者自居,便會真的成為失敗者。“你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就會真的成為怎樣的人。”這句格言在此處同樣適用。

對於運動員的競技而言,比賽完了就是結束了——有人贏,有人輸。比賽不能重來,可是在工作中,永遠有第二次機會。套用奧哈拉的話說:“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明天永遠有另一個成功的機會。

隻要一息尚存,就有希望。不論遭遇何種不幸,隻要能繼續生存下去,就證明了自己不是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