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奧納西斯的成功是偶然的,但真正了解他的人卻不這麼認為。一位和奧納西斯很要好的經濟學家評價說:“這位希臘人找到了成功的鑰匙:勇於決斷是通向成功的正確道路。”還有一位經濟學家說他很會到其他人認為一無所獲的地方去賺錢。”寥寥數語,道出了奧納西斯成功的秘密。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離不開明智的思考和果斷的決策。當我們有了一個目標,當我們想做某一件具體的事情時,都不能猶豫不決。
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002年富豪排行榜上,最引人注目的,當數Bhs百貨連鎖店老板菲利普·格林。他以12億英鎊(17.2億美元)資產從富豪榜之149位躍至第16位,成為本年度最大的贏家。格林爆炸式的賺錢速度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兩年內變成億萬富翁,資產平均每年淨增1.2億英鎊(約合1.7億美元),在20位賺錢速度最快的富豪榜上名列榜首。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格林“速成致富”的秘密在於格林的決斷力。在格林眼裏,遍地都是黃金,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轉瞬即逝的機遇。他曾經憑借幾次賤買貴賣行動贏得財富。人們說,如果格林拿出100塊錢買你的舊電腦,那它肯定值180塊。在零售行業,很少有人會懷疑格林的判斷力。在格林到來之前,Bhs努力的目標不過是獲利1200萬,短短兩年過後,格林就為它帶來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利潤——1億英鎊,商店價值也從兩年前的2億英鎊提升到12億英鎊。人們不得不承認:“格林確實是一位商業奇才,他懂得自己想要什麼,更知道顧客想要什麼。”
隻有敢於決斷,善於決斷,才能把握時機,取得成功。無論是戰場、商場還是人的一生中,全都是如此。
洞察在先成就在後
敏銳的洞察力往往會給一個人帶來無窮無盡的財富,在讀大學的時候我的導師就曾經告訴過我:早知三日事,富貴一百年。
洞察在先,審時度勢,主要是要求人們認清客觀存在的形勢和即將發生的變化,明確知道事物在發展和變化中所蘊藏的時機。注意這裏是蘊藏的時機而非已經明朗的機會,因為時機一旦明確的表露出來,其本身的價值也就降低了。所以,在別人還沒有覺察到的時候,自己已經了然於胸。然後,就是要采取果斷的行動,充分利用先行之利穩住腳跟,等到別人後起追趕的時候,你已經可以輕鬆的將其擊敗了,這樣你就保住了自己的優勢地位。
缺乏審時度勢的經濟頭腦,見財起意,看到別人捕魚就趕緊織網,看見太陽高高照就趕緊編草帽,這種一窩蜂的趕浪式的經營必將導致最終的失敗。
1966年中國大陸發生了“文化大革命”,影響迅速波及到了香港地區,中國要武力收複香港的傳言四起,一時人心惶惶,很多人拋售物業移民國外。一時之間,新落成的樓宇無人問津,整個地產業直線下降,地產商們也全線撤退了。
擁有多處物產的李嘉誠自然也憂心忡忡,他通過各種渠道,密切的關注著事態的發展,深知香港的物業風暴和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是有著直接聯係的。作為一個資本家,他最關心的無疑是中國會不會武力收回香港,因為戰爭一旦爆發,那麼就真的會玉石俱焚,自己的物業也就會變成一堆廢物。
但是,敏銳的他感覺到,如果中國大陸要收複香港的話,為什麼在1949年攻下廣州的時候不一起拿下昵?又何必觀望到現在昵?再說香港當時是大陸對外貿易的一條主要渠道,中國不可能自己把渠道堵上,中國共產黨也不希望香港發生動亂。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李嘉誠毅然決定:人棄我取,逢低吸納。他通過各種途徑捕捉售樓信息,將其買下然後進行翻修出租。又利用了建築材料低廉的大好時機,在自己的地盤上大興物業。
許多人不了解李嘉誠的舉動,有些居心不良的人甚至在等著看李嘉誠的笑話了。
1970年以後,香港重新恢複了繁榮,百業待興,物業轉旺。這時,李嘉誠的物業已經從最初的12萬平方英尺,迅速擴展到了35萬平方英尺,每年光租金就有400萬港元。
寧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早知三日事,富貴一百年,不知你學會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