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理牌篇——隻有先把牌理好才會贏(2)(3 / 3)

日本一個叫做阪本龍馬的商人,在他年輕的時候在一家工廠打工,不久他就不幹了,因為工錢還不夠養家戶口的。但是,他一窮二白的處境使得他一籌莫展,最後隻能利用自己在工廠時期學到的做紙盒技術,開了一家小作坊。

雖然市場上對紙盒的需求量很大,可是早已經被曆史悠久規模大的工廠給占領了,留給阪本的機會真的是微乎其微。這時,有一家小出版商向他訂了2萬日元的書套紙盒,這給了阪本啟發。他調查了日本的書套紙盒市場,可是很多老板都告訴他:“書套紙盒屬於書籍裝訂商的業務呀!”但是當他向書籍裝訂商詢問這個問題時,他們卻不肩的說:“書套是紙盒商做的,我們從來不作這些東西。”這樣看來,紙盒商都不願意做書套紙盒生意,而書籍裝訂商也同樣不肩,那麼阪本的機會來了。

阪本利用別人不願意做的生意,把自己的生意搞了起來。後來,隨著書籍裝訂的越來越精美,人們對書籍的包裝也更加重視起來了。這樣阪本在自己的生意上大下功夫,適應了書商的要求,也使得讀者滿意。於是,很多書商就主動找上門來要求阪本為自己的書進行包裝。這樣,沒過幾年,阪本就完成了原始資金的積累,自己也擺脫了窮困潦倒的處境。

朋友,如果你沒有資金做大生意,那麼就從那些“富人們”不肩做的生意上開始自己的致富曆程吧。

管理好你的“羊群”

有一個故事,可作現代管理寓言來看:

在澳大利亞,有一個牧場主名叫威廉,腳有殘疾,外出放牧不便。由於這個國家地廣人稀,勞動力昂貴,他也請不起太多的人手為他放牧。於是,他想了一個主意:用鐵絲網將自己的牧場圍起來,通上電,這樣就不怕羊群逃走了。

自從裝上電網後,威廉隻請了有限的幾個工人,就將一大群羊管理得井井有條。鄰近的一個牧場主非常羨慕,對威廉說:“這個電網太棒了,可惜我付不起電費!”

威廉聽了,哈哈大笑說:“別傻了,難道我付得起電費嗎?事實上我隻通了十天電,這些畜生習慣了,就什麼都好了!”

這個故事,講的是管理羊,其規律也可以套用於管理人,包括管理自己。因為人也有因特殊環境而改變習慣的特性。

對一個企業而言,需要架設一個“電網”,也就是說,製定行為規範。“電網”是沒有感情色彩的,誰觸及它,誰就要吃苦頭。這樣,你我相傳,大家都知道它是不可冒犯的,於是,一種新的行為習慣替代了舊的行為習慣,管理的難度也就降低了。

對個人而言,在一個團隊中與同事相處,也需要架設一個“電網”,即確立個人原則,隻允許別人在“電網”外活動,誰想闖進來,就給他點顏色看。比如,假設你不喜歡別人開無聊的玩笑,一旦有人這樣做,你不用忍氣吞聲,而是立即作出反應,告訴他:“我不喜歡別人這樣開我的玩笑!”或者,板住臉,轉身而去。時間一長,別人都知道應該怎樣跟你相處,摩擦碰撞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不過,架“電網”的範圍需適度,以人際關係能輕鬆自然地相處為宜。對組織而言,“電網”的範圍太小,員工毫無自主權,企業將失去活力。有些企業,對員工管理特別死:遲到一分鍾,扣錢;上班時間說句話,扣錢;上廁所次數過多,扣錢……對員工管理得比勞改犯還嚴,未免太不人道了。

對個人而言,“電網”的範圍太大,會讓人覺得不近人情、難以相處。有些自視過高的女孩,連“檔次太差”的人跟她說一句話也會報以白眼。這樣的人在同事中的人緣一定很差。“電網”應具有恒定性。但它是由人控製的,因情緒化因素,導致不確定性。有些單位的製度,對有些人嚴格,對有些人卻網開一麵。這種做法,不利於規範組織行為,還會造成人際關係的混亂。

而有些人的處世態度,隨心情而變,有時隨和,有時嚴苛。這樣,別人將認為你是個喜怒無常的人,因不知道如何與你相處而逐漸疏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