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這些過程,企業的資源才能重新組合,變成一種能力。這個能力才是企業的競爭優勢,有了優勢再來談策略才有意義。企業沒有過程,策略都是空談。因此,關鍵因素在於文化,文化主導組織的過程。
理牌與理財的學問
理牌與理財有著許多相似之處,當你有著一手好牌的時候,別的對手又都沒有上聽。這時候你一定要做一個門前清、清一色、一條龍什麼的,否則豈不浪費了一手好牌。這就是所謂的行市看好不賤賣。
俗話說得好:“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手。”一個人無論有多少錢財都不足憑恃,最可靠的資本還是自己的本領。因此有必要將自己當成—家公司好好經營,爭取比較滿意的回報率。在自我推銷時,有必要先對自己做一個準確的評價,免得看錯行市,匆匆忙忙打五折,將珍寶賣成仿製品的價格。
為了獲取自己應得的利益,有時需要大膽地去爭去要。無論是職位還是薪水,隻要你覺得有資格得到它們,就有必要把所謂麵子放在一邊,一把抓在手裏。這裏強調的是“應得”而不是貪得。麵子可以放一放,人格卻不能丟。否則,如華人首富李嘉誠所言:“刻薄成家,理無久子。”
在利益麵前,許多人不敢爭,生怕把飯碗搞砸了。其實,事情可能沒有想象的這麼嚴重。
姬絲是美國某電台的播音員,工作很出色。當她的一年簽約期滿後,老板決定跟她續簽一年。姬絲認為,按自己的工作能力與工作業績,應該得到更多的薪水和其他條件。
老板表示:這不可能!隻能按原合同簽約,否則就另換新人。
姬絲沒有被飯碗危機嚇住,還是堅持修改合同。
老板見這招不靈,便改用新招,一點一點地動搖姬絲的信心。他每天將姬絲叫到辦公室一次,指出她工作中的某個失誤,然後訓斥一頓。每次訓完話,便拿出合同,要姬絲簽字。
此招確實給姬絲的心理造成很大困擾,但她還是據理力爭:要想找一個像她一樣優秀的播音員,就得付出更高的代價。如果公司願意降低素質方麵的要求,另換新人,那她也沒有辦法。
老板見姬絲葷素不吃,終於同意她提出的各項要求。當姬絲將合同樣本拿給律師谘詢時,律師告訴她,還有幾個細節方麵的問題需要修改一下,否則日後可能有麻煩。於是,姬絲將合同修改後,又去找老板協商。老板氣得破口大罵:“你真是個貪得無厭的女人,我已經受夠了!”
姬絲靜靜地聽他發完火,然後請他在合同上簽字。老板簽完字,氣呼呼地將合同摔給姬絲。
盡管老板禮貌不周,但姬絲畢竟勝利了。她在這家電台工作了五年,每年都要為待遇問題費上一番口舌。後來她說:“任何時候,我都敢爭取。在一個應得利益無法保障的地方,不是我應該呆的地方。”
在中國,不少老板素質低下,缺乏尊重他人的理念。他們抱著地主請長工的心理,恨不得花一分錢讓人幹出一元錢的活。而且他們一般不將薪水看成雇員應得的酬勞,而是看成“我給你的錢”。既然是他自己的錢,當然省一分是一分。所以你隻好鬥膽爭取應得利益。
在爭利的過程中,也沒必要三句話不妥,甩手就走人。因為你爭的是結果,不是賭氣。現在是經濟社會,講的是效率和效益,“不蒸饅頭爭口氣”的想法太不時髻了那口氣見風就散,能管飽嗎?一旦你有了這種認識,在爭取應得利益時,就能沉得住氣。
當然,中國的國情稍有不同,老板的民主意識要差一點,所以最好不要一次提出所有要求。你可以運用如下兩種手段:其一,先提次要的要求,這些要求往往較易得到滿足。最後才提主要的要求。這類似於軍事中先拔外圍據點再攻城的戰術。其二,先提主要的要求。一旦主要問題得到解決,老板也沒有必要在細枝末節上過分堅持了。
但是,你最好對最壞的結果有心理準備:你爭取的所有利益都得不到滿足,反而成為老板“幹掉”你的借口。這時,隻好套用姬絲那句話:在一個應得利益無法保障的地方,不是你應該呆的地方。
一旦你發現其餘幾家全部都已上聽,這時不管你有多麼好的一手牌,你一定要果斷地停止上聽,這叫行市不好大甩賣。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事例:某人下崗了,由於找不到“體麵”的工作,寧可整天躺在床上看電視,也不願幹那些“賤活”,免得跌了份兒,叫人瞧不起。這種想法無疑是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