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自摸篇——自信是贏取成功的助力(1)(2 / 3)

還有畏輸。缺乏行動的勇氣,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會發生。不動手去寫,不會有小說、歌曲、戲劇;怕諷刺挖苦,不會有發明創造,醫學絕症就永遠是絕症;怕人家拒絕,不會開放美麗的友誼花朵。總之,怕丟臉就別參加比賽,怕丟臉就不用做事。這樣你不會失敗,但也永遠甭想成為勝利者。這就是畏懼失敗的代價。為了戰勝這種畏輸心態,建議你:

不要企望事事拔尖,項項如意。高爾夫球場上稍遜一籌,對你的主要目標算不了什麼。

設立自己的成功的標準,不要為別人所左右。父親和妻子希望你當上的經理,你不必看重它,你完全可以在其他方麵成功。

你若失敗過,別把它當作負擔,它是成功之前的投資。我們從失敗中學到的,往往比從成功中學到的多。

正視自己的畏輸心理,找一件想搞又怕搞不好的事試試。即使未能如願以償也不必懊悔。

成功隻屬於決心把事情進行到底的人。要成功,那就別想舒舒服服過日子。無耐性,吃苦的時間稍長一點就叫喚,那是永遠不會成功的。

善於戰勝弱點的強者勝於無缺點的弱者;一塊有瑕疵的金鋼石比無缺陷的磚頭更有價值。每個人都有怯懦軟弱的時候,強者之強,在於能夠戰勝自己,為自己安排更有意義的生活。那必定會是一種十分燦爛的生活!

首先,要學會戰勝自己

“適者生存,不適者則被淘汰”,這是社會進化規律,世上的事物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改變。如果你跟不上社會的步伐,你會被社會拋得越來越遠。麵對這樣的狀況,隻有改變才是出路。

人生是由一連串的改變所形成的,當你的環境、教育、經驗、吸收的資訊、想象產生的變化,你的由內而外的各個生理與心理的關卡,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

成事在人,你是受你的思想操縱的,因此汰舊換新在思想與自我改造上更為重要,好的與適當的,才值得我們去選擇與堅持,快點調整自己吧!

隻有對自己充滿信心,你才能在生活中創造奇跡,這是需要勇氣和膽量的。也許別人會因為你的膽量而批評你,這時就需要你有平和健康的心態,將它們視為無足輕重的東西,你既不能隨波逐流,又要與眾不同。別管他人怎麼想,先去改變自己!

不要當個複製品,要作原版。好好想一想,如果你有不健康的需要,總要陷入別人的標準,被每一個人接納。換句話說,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生活變得令人厭煩,就隨波逐流、當個無聊乏味的人吧!如果你想使生活多彩多姿、趣味洋溢,就必須做到與眾不同。

你在生活中感到厭煩,那是因為你自己邀請它登堂入室的。克服厭煩最好的辦法就是對付它。記住,惟有你自己能夠扭轉這種情形,隻有你可以把生活變得令人興奮。你要運用這種能力,這是命令!改變自己,就要與眾不同!

當別人問到查爾斯·狄更斯成功的秘訣時,他說:“我這一生不管做什麼,都是盡力而為。”

這就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分水嶺。失敗者總是被動的做別人要求的事情,總想尋找所謂的捷徑,但成功者則總是主動而熱心地做事情,腳踏實地的邁向目標。

失敗者認為他在做一件工作,贏家則認為自己是人類的一部分,而工作是他們對一個更好的世界的貢獻。英國戲劇家蕭伯納說:“我相信我的生命屬於全人類,去做任何我能做的事是我的特權,我工作得愈辛苦,活得愈有勁。我為生命本身歡呼。生命對我而言不是一根短暫的蠟燭,它是一支壯觀的火炬,我可以高舉它,我要在交給下一代之前,讓它大放光明!”

麵對困難,擁有這種態度的人會視困難為機會,對他們來說,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塑造全新自我的機會。

生活的挑戰在多數情況下都像攻占山頭一樣,如果不費吹灰之力便獲勝,它便像打了一場難以自豪的仗。沒有困難,就沒有成功;沒有奮鬥,就沒有成就。困難也許會嚇住懦弱的人,但對有決心和勇氣的人而言,它是一種受歡迎的刺激。所有的生活經驗,都是用來證明那些阻擋人類進步的障礙都終將會被堅定的善行、積極、堅忍以及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所克服,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你就是個贏家!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莫過於自己了,戰勝了自己,你就戰勝了一切。

有人曾經用兩種魚做了一個實驗。實驗者用玻璃板把一個水池隔上,使鯪魚遊不過去。過了一會兒工夫,鯪魚放棄了努力,不再向鰷魚那邊遊去。更有趣的是,當實驗者將玻璃板抽出來之後,鯪魚也不再嚐試去吃鰷魚!鯪魚失去了吃掉鰷魚的信心,放棄了本來可以達到目的的努力。

其實,作為萬物之靈的人,有時也會犯鯪魚那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