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起牌篇——學會定位成功的目標(5)(1 / 2)

Henry不服氣,到人事經理那裏去申辯,他認為自己也是一個主動性很強的人,沒人要求他收集最新的技術資料或學習最新的軟件工具,但他做到了。可是,人事經理給了他近乎絕望的答複:主動性並不僅僅是如何出色完成手頭的工作,而是在完成時能夠積極思考,使業務具有發展前景。主動性是主動工作與主動思考的結合,失去了主動思考,人不過是生產過程中的死板器械。

—些公司為獲得收益和取得市場成功所必須做的直接的、重要的行動,就是這個公司的核心路線。每一個員工首先必須踏上這條路線,然後才能為公司作出貢獻。這是所有經理的共識,樂於工作的Lai用行動告訴了我們怎樣才能站在核心路線的旁邊:

在工作中積極思考;

承擔自己工作以外的責任;

為同事和集體做更多的努力;

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或項目,並很好的完成它;

願意承擔一些個人風險來接受新任務。

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在擔任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時,有天深夜去實驗室檢查,發現一個學生還在那裏做實驗。盧瑟福便問他:“你上午幹什麼去了?”學生回答說:“做實驗。”又問:“下午昵?”學生依舊回答說:“做實驗。”這時盧瑟福提高了嗓門:“你整天都埋頭做實驗,還有什麼時間用於思考昵?”

這個問題問得好。盧瑟福的問話至少給了我們以下幾點啟示:

啟示之一:“做而不思則罔”。做事和思考是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屬於實踐的範疇,而後者屬於意識的領域。前者要付諸於行,後者要著力於思。思維可以“盡情地馳騁”,把方方麵麵的、各種層次以及各種程度的需要與可能都納入思考的範圍,進行分析、歸納、演繹、綜合,以尋求最佳行動方案,創造性地落實上級的要求或政策規定。那些整天忙得不可開交的人,往往是被工作拖得昏頭轉向、疲憊不堪的人,其工作成績並不一定很理想,倒可能適得其反。原因何在昵?就在於他們的思維缺少導向性、聯係性、深刻性和主次性。碰到什麼抓什麼,什麼工作壓來幹什麼,沒有明確專一的方向,不善於多向、多層、多維地去思考問題。在考慮或著手眼前工作時,不注意與其他活動或工作聯係起來,近期目的不能與長遠目標或整體利益協調起來,而是走一步看一步,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完全陷入日常事務之中。因此,其思維常常在感性認識上駐足,停留於表層上,形不成係統、深刻的理論思維,因而分不清輕重主次,往往把重要問題淹沒在瑣碎的事務中,使工作處於平推狀態,難以產生高效率。

啟示之二:“思考是成事之道。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在接受中央電視台專訪時談到,他作為公司總裁,再也沒有編寫軟件的時間了。但是無論有多忙,他每周總會抽出一兩天去寧靜的地方呆一呆。為什麼昵?他說麵對繁重的工作和激烈競爭的市場,作為管理者不能把精力浪費在具體而繁瑣的小事上,必須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以作出具有戰略意義的決策。無獨有偶,晚清大臣曾國藩無論戰事多麼緊張,政務多麼繁忙,他每天都擠出一個時辰在靜室裏靜坐,有時是為平靜自己的心態,有時是為理清自己的思路。從上麵兩個例子可以看出,成大事者沒有善於思考的本領是不行的。行成於思,多思出智慧,隻有多思才能克服自己思想上的片麵性與局限性,才能產生多個行動方案進行優化選擇。日本學者川上正光說過知識,百科全書可代替;可是思考出的新思想、新方案卻是任何東西也代替不了的。”職務的高低並不決定一個人認識能力和思想水平的高低。著名學者阿法納西耶夫說:“最好選擇有創造力、能獨立思考的人充當各級領導。”

人的心態因為愚昧和無知而受到束縛,人的思想由於迷信和恐懼而受到扭曲。個人命運與人生成功,完全源自心態和思想的改變。正如奧裏森·馬登所言,“更新思想就能獲得新生,正確的思考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由於我們擁有富於生命力的思想,由於我們擁有誠實正直的思想,由於我們擁有樂觀的思想和美好的思想,我們的生命因此而力量倍增,而這些來自於正確思想的巨大力量則可以鞏固和完善我們優良的品格。懂得這一人生秘密的人往往抓住了通行於世界的根本原則,能夠認識到世間事物的真實性,並過上一種真實的生活。

學會正確的思考,就能將滋生疾病、帶來痛苦和導致失敗的悲觀思想掃地出門。一定要堅定地守住自己思想的大門,一定要把那些破壞你幸福和成就的所有思想敵人拒之於思想的大門之外,這樣,你就會驚異地發現,在很短的時間裏你的力量大大地增強了,你的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