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起牌篇——學會定位成功的目標(3)(3 / 3)

初中時,有一次,老師叫全班同學寫作文,題目是:長大後的誌願。

那晚他洋洋灑灑寫了7張紙,描述他的偉大誌願,那就是想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牧馬農場,並且他仔細畫了一張200畝農場的設計圖,上麵標有馬廄、跑道等的位置,然後在這一大片農場中央,還要建造一棟占地400平方英尺的巨宅。

他花了好大心血把報告完成,第二天交給了老師。兩天後他拿回了,第一麵上打了一個又紅又大的50分,旁邊還寫了一行字:下課後來見我。

腦中充滿幻想的他下課後帶了報告去找老師:“為什麼給我不及格?”

老師回答道:“你年紀輕輕,不要老做白日夢。你沒錢,沒家庭背景,什麼都沒有。蓋座農場可是個花錢的大工程,你要花錢買地、花錢買純種馬匹、花錢照顧它們。”他接著又說,“如果你肯重寫一個比較不離譜的誌願,我會重給你的分數。”

這男孩回家後反複思量了好幾次,然後征求父親的意見。父親隻是告訴他:“兒子,這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你必須自己拿定主意。”

再三考慮幾天後,他決定原稿交回,一個字都不改,他告訴老師:“即使不及格,我也不願放棄夢想。”

20多年以後,這位老師帶領他的30個學生來到那個曾被他指責的男孩的農場露營一星期。離開之前,他對如今已是農場主的男孩說:“說來有些慚愧。你讀初中時,我曾潑過你冷水。這些年來,也對不少學生說過相同的話。幸虧你有毅力堅持自己的目標。”

能如此堅信自己目標的人真是少之又少,我們大多數人不是將自己的目標舍棄,就是淪為一個缺乏行動的空想家。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你仔細想一想,現在你的狀態也許就是你曾經追求的理想狀態。

當然,目標不可定得虛無縹緲,定得不切合實際。因為不切實際的目標實現不了,這很容易使你陷入悲觀和失望之中,到時落得個吃力不討好的下場。

目標要量力而行,可給自己樹立一個切合實際的總目標,然後,再給自己樹立各級分目標。分目標是為總目標服務的,分目標容易實現,這能提高你的自信心,會增加你戰勝困難的勇氣。

一個一個分目標實現了,那個總目標就在眼前,成功也就在眼前。中國有句古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步一步地走到底,那時你就是最後的贏家。

跌倒了就趕快爬起來

有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了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在茫茫的沙海裏負重跋涉,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著探險隊員的麵孔。

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沒有了。

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標。水壺在隊員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使隊員們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

終於,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大家泣不成聲,用顫抖的手擰開了那壺支撐他們精神和信念的水——緩緩流出來的,卻是滿滿的一壺沙子!

信念因目標而生,明確的目標產生堅定不移的信念。

我們要有清晰的目標,堅定的信念,否則就隻有“苦海無邊”了。傑克·韋爾奇曾這樣說:“一個心中有明確目標的普通職員會成為創造曆史的人;而一個心中沒有目標的人隻能是一個普通職員,甚至連普通職員的工作都無法勝任。”

每個人在邁向人生的目標途中,都難免會跌倒,但不是被一座山絆倒,而是一時疏忽,踩到一小塊石頭而摔跤。

但是,即使是跌倒,也要朝向目標,而且,不管你跌得多痛,也要掙紮起來,繼續前進。

我們應當培養起這種心態:把跌倒看成是通往目標途中必然的事,而不是一種不幸。

所以,不要隻躺在地上,想著前途茫茫,道路崎嶇。也別埋怨不平的路途害你跌倒,或者懷疑有人陷害。別因為一點皮肉之傷而叫痛,別因為跌倒一次,就畏縮不前。不要忘記蹣跚學步的小孩兒,都是經過無數跌跤才學會走路的。他們跌得多,起得快,也更快學會了走路。他們比那些撫傷痛哭,等待護理的孩子強多了。

日本人說:“當你跌倒時,不要空手站起來!”每一次都要從跌倒中得到一些啟發,學習從失敗中致勝的道理。當你學會如何反敗為勝,你就能領悟“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了。

世界著名的英國女作家阿加薩?克莉斯蒂一生曾寫出聞名遐邇的《尼羅河上的慘案》、《東方快車上的謀殺案》等多部偵探小說,是一位作品多且精的女作家。克莉斯蒂在全世界各地擁有數以億計的忠實讀者,在全世界文學界的地位極高,然而正是這位名聲遍及全球的女作家,在擁有數以億計的忠實讀者的同時卻不能擁有自己的丈夫。

克莉斯蒂和她的丈夫結婚幾年來,兩人感情至深,非常珍愛著對方。丈夫在克莉斯蒂的寫作興趣上,大力支持她,為了醞釀克莉斯蒂的靈感,她丈夫經常陪她出去經曆一些觀光探險的野外活動,為克莉斯蒂的創作盡心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