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起牌篇——學會定位成功的目標(2)(3 / 3)

我問學生:“嗯,想一想,這個故事有什麼問題嗎?”

—位學生認真地想了想說:“問題有二。一,兔子不會爬樹。二,一隻兔子不可能同時砸中三隻獵狗。”

“你說得這些都對。但我問你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土撥鼠哪兒去了?”

他一敲腦門:“哎呀,對呀!怎麼把它給忘記了?”

我笑著告訴他們:“這隻土撥鼠就是你最初為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你別忘了,一個獵人要隨時盯住自己的目標,並最終得到它。這個故事對我們很有啟迪。它在提醒我們,不管什麼時候也別忘了自己的誌向。”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讓人畏懼的往往不是目標本身,而是自己看待目標的視角和方法。有一個量化法則可以助我們走向成功。

紐約城,25歲的Man正處於失業而挨餓狀態,Man不知道有什麼辦法能改變這種局麵,因為Man勝任的工作非常有限。Man隻能寫寫文章,他卻不會用英文寫作。因此他依然過著窘迫的日子,白天就在馬路上東奔西走,目的不是為了鍛煉身體,而是躲避房東討債。

—天,Man在42號街碰見一位金發碧眼的大高個兒,立刻認出他是俄國的著名歌唱家夏裏賓。Man在巴黎一家小報當新聞記者時去訪問過他。Man以為他當時是不會認識自己的,然而他卻記得Man。

“很忙嗎?老朋友”,他問Man。

Man含糊地回答了他,Man想他已一眼看出了自己的境遇。

“我住的旎館在第103號街,百老彙那邊,去我那兒坐坐吧?”他詢問著Man。

走過去?當時是中午,Man已走了5個小時的馬路了。

“但是,夏裏賓先生,還要走33個街口,路不近昵。”

“胡說,”他笑著說,“隻有5個街口。”

“5個街口?”Man覺得很詫異,難道是自己躲債躲昏頭啦?

“是的,”他說,“但我不是說到我的旎館,而是到第6號街的一家射擊遊藝場。”

這簡直有些答非所問,但Man還是順從地跟著他走。一下子就到了射擊遊藝場的門口,看到兩名水兵好幾次都打不中目標。然後他們繼續前進。

不多一會,走到卡納奇大戲院。夏裏賓說,他要看那些購買月戲票子的觀眾究竟是什麼樣子,幾分鍾之後,他們重又前進。

“現在,”夏裏賓愉快地說,“咱們離中央公園的動物園隻有5個街口了,動物園裏有一隻猩猩,它的臉很像我所認識的唱次中音的朋友。嗬嗬,我們去看看那隻猩猩吧。”他們又走了12個街口,已經來到百老彙。

Man走了許多路,原本早該筋疲力盡了。可是奇怪得很,今天反而比往常好些。這樣斷斷續續地走著,走到夏裏賓住的旎館的時候,他滿意地笑著:“並不太遠吧?現在讓我們來吃午飯。”

在午餐之前,夏裏賓向Man解釋為什麼要他走這許多路的理由。

“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記在心裏。”這位大音樂家莊嚴地說,“這是生活藝術的一個教訓:你與你的目標之間無論有怎樣遙遠的距離,都不要擔心。把你的精神常常集中在5個街口的短短距離,別讓那遙遠的未來使你煩悶異常。常常關注於未來24小時,會使你感受到實現短期目標的快樂。”

如今,夏裏賓也已長辭人世。他們共同走過馬路的故事永遠值得我們品味。夏裏賓實用的哲學教會的不僅是Man,還有我們——如何把目標量化。其實成功是件簡單的事,隻要你記住你的目標,並在實現目標中注意方法,那麼人人都可以成功。

成為能完成自己目標的人

—個人要成功,就要達成自己預先所設定的目標。

你的目標隻能靠你自己選擇,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你。

倘若你沒有長遠的目標,你可能會被短暫的種種挫折所擊倒,過分誇大成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從而放棄了目標。

目標的實現,使人們的某種需要得到滿足。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共有五種,它們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人的需求是分層次的,前一種需求的滿足是後一種需求產生的條件;人的行為不是由已經得到滿足的需要決定的,而是由新的需要決定的。五種需求中,自我實現需求是最高級的需求,它指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實現個人的理想、抱負。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理想。自我實現需要包括兩個方麵:是勝利感,二是成就感。在自我實現層次中,人是以實現自我而行動的,所以最能表現人類的生活方式。

成功就是逐步實現一個有意義的既定目標。

著名的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指出:人的目標可以分成多種,它包括工作的、家庭的、人際關係的、健康的、經濟收入的等多個方麵。目標是階段性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目標;目標又是兼容的,每個人不可能隻有一個目標,他同時可能擁有幾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