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鳳凰街(1 / 1)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我出生於鳳凰街上的平安醫院,那是我父母工作的地方。之後我住進南京路上我家的老房子裏,度過一段為時8年的無效歲月。

南京路是我出生的城市裏最繁華的一條街。解放前的法租界,一棟棟神氣的歐式建築倨傲地沿街屹立,撐起商業街華麗的麵門。銀行、餐館、商鋪和會所散發著殖民氣息,出入的人臉上有種不加掩飾的優越感。長在這條街上的姑娘容易瞧不起人,她們都是些漂亮而驕傲的女孩子,做的夢都是帶蕾絲花邊係蝴蝶結的。

南京路卻沒在我身上留下多少痕跡,小時候我是個不愛說話但脾氣挺壞的小姑娘,看什麼都不大順眼,獨自和這個世界生著氣。

我家的老房子在南京路一座名為“明星”的照相館樓上。青磚石構造的三層樓,結實的牆壁,開闊的窗戶,最大的優點是冬暖夏涼,我家住中間的那一層,對老房子的愛是在搬出去以後才逐漸明晰的,身處其中時,我隻感覺得到四壁圍攏起的寂寞。記憶裏南京路的學校生活也一樣是寂靜無聲的。因為媽媽太忙,我沒人管,四歲不到就被扔進附近的小學上學前班。幼兒園太遠,媽媽沒時間送我去,小學裏又有做教導主任的姨媽可以照顧一下我,隻好這麼著。五歲上一年級時我仍是全班年齡最小的,成績還不賴。我不和學校裏的女生們玩,我知道自己和他們不一樣,他們屬狗或屬豬,隻有我屬鼠,她們喜歡跳皮筋兒踢毽子我不喜歡,她們有爸爸我沒有。

我才出生幾個月,爸爸就不要我們母女了,他獨自生活在國外,那時的我是麻木的,並不為此傷心或許我是知道的,這因為知道,我才不與人交往。南京路八年,我就這麼一個人寂靜地自生自滅。

媽媽是醫院裏的一個小護士,獨自撫養一個上學的孩子,一直力不從心。後來媽媽的同事出了個主意,要她把南京路的老房子租出去,在鳳凰街租個便宜的小房,可以多一筆收入,離醫院又近,不用兩邊趕,於是我的小學五年級,便是在鳳凰街小學念的。

這是一條黯淡的小街,說它小,是因為它格局小,氣勢小,大放光彩的機會少,住的也都是些小家小氣的市井市民他們的職業五花八門:小職員,售貨員,修理工,清潔工,司機,廚子,算命的,做各種小買賣的......諸多此類,掙錢都不太多,大多數人做上一行就做了一輩子,即使更換工作也就是從搬運工變成守夜人,從賣內衣變成賣毛線,從來香飯莊的廚子變成金旺餐館的廚子。閑人也不少,就聚在小商店前,下棋,聊天,或穿件睡衣,獨自坐在家門口看太陽東升西沉。鳳凰街上的房屋排布亂糟糟的。樓房挨著平房,平房挨著棚戶,還有許多違法的,亂搭亂蓋。說起來不成樣子,看起來生差錯咯,卻有一種特殊的美,就像一個臉上長雀斑的姑娘,你知道他若沒長得些雀斑會更美,可就這樣長著也可以看習慣了,還能看出斑斑點點的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