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實現靈魂升華(1)(2 / 2)

喬治先生的見解發人深省。西點確實為培養“光輝氣質的人”做出了努力。許多人帶著西點的座右銘“責任、榮譽、國家”,舉辦企業,經營商品,從事社會公益活動。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把領導國家前進的責任攬到肩上,把建設發達國家作為己任。20世紀40年代美國戰時生產局的主要成員基本都是西點名人,他們一刻也不放鬆恢複生產,掌握著國家經濟的最高命脈,為戰時美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以西點人的精神和魄力,使所在單位和部門普遍取得驕人成就。

美國石油協會成員說:“我們國家偉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能源供應與使用。沒有對能源供應的控製,我們就會成為一個虛弱的大力士,一個徒有其表的泥塑巨人。”因此,他們始終從國家大局的需要出發,研究製定石油政策,受到白宮高層人士的賞識。

因此,盡管學員在踏進西點大門時血液裏並沒有湧動著愛國精神,但在畢業時,他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對祖國的熱愛。經過幾年的學習,他們了解到了美國經曆的戰爭、付出的犧牲、深切的信仰,還有各種各樣的挑戰。在離開母校時,每個西點人都懷著深深的渴望,他們感覺到了肩負的責任,延續先輩人的生活方式,並以建設性的貢獻為後來人搭建成功的階梯。

哪怕是在軍校內部,這種奉獻精神也是隨處可見的。

喬治·林肯是西點軍校1929年的畢業生。他仕途順利,升遷迅速,38歲時就成了陸軍準將,是美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最年輕的將軍。林肯在美國陸軍總參謀部擔任過戰略規劃和計劃職務,做過馬歇爾上將的助手,曾為1945年羅斯福總統、邱吉爾首相和斯大林元帥在前蘇聯雅爾塔舉行的重要會議做過直接的組織工作。戰爭結束後的1947年,已經是少將的林肯,完全可以向老首長馬歇爾將軍要求美軍中的任何一個職務和崗位。但他竟出人意料地主動再三要求去西點軍校的社會科學係教書,給當時任係主任的一位準將銜老戰友做副主任。但西點的係副主任至多隻能是上校軍銜,林肯為了能到西點社會科學係任職,不惜向上級要求連降兩級,從少將變成上校。馬歇爾再三勸阻無效後,隻得批準了林肯的請求。這段“能上能下”的佳話,顯示了林肯追求“百年育人”事業的卓越見識,和為了理想拋棄名利地位的出眾品格。林肯後來在西點社會科學係主任的職位上又升為準將。按美軍慣例,軍官以退休時的軍銜為最終和最高軍銜,故林肯樓裏,有關林肯的記載和牌匾都稱他為林肯準將。

西點人以喬治·林肯為榜樣,熱心的幫助師友,隨時準備回報母校、回報祖國。

課堂啟示:理念至上

在企業裏,我們應該像肯尼迪總統一樣思考:不要問企業給了你什麼,問問你自己,你給了企業什麼?我們選擇來到這家企業工作,就意味著接觸了企業的饋贈。在這裏,我們得到了發展的平台、同事的幫助和客戶的認同,理應把企業視為自己的家,想著怎麼更好地回報它。同樣,企業也應該想著怎麼回報社會、服務祖國,而不是一味地賺錢。

一名員工隻有把工作視為自己的事業,把企業視為自己的家,才有可能更盡心盡力地工作,取得優秀的業績,獲得更好的前景,與企業共同成長。

行動指南:培養奉獻精神,擔負社會責任

企業是我們的發展平台,給了我們許多東西:這裏有賞識我們的老板,配合我們的同事,支持我們的客戶……在波瀾起伏的商海中,若沒有企業這條船,我們都無法生存。既然同是企業這條船上的員工,我們就應該共同為企業的生存考慮,為企業的共同利益考慮,而不是過多地考慮自身的利益,不要因為一己之私而使“船”沉沒。

李平是一家大型滑雪娛樂公司的普通修理工。這家滑雪娛樂公司是全國首家引進人工造雪機在坡地上造雪的大型公司。

一天深夜,李平照例出去巡視,突然看見有一台造雪機噴出的不是雪而是水。憑著工作經驗,李平知道這種現象是由於造雪機的水量控製開關和水泵水壓開關不協調而導致的。

他急忙跑到水泵坑邊,用手電筒一照,發現坑裏的水已經快漫到了動力電源的開關口,若不趕快采取措施,將會發生動力電纜短路的問題。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將會給公司帶來嚴重損失,甚至可能傷及許多人的性命。一想到這,李平不顧個人安危,毅然跳入水泵坑中,控製住了水泵閥門,防止了水的漫延。隨後他又絞盡腦汁,把坑裏的水排盡,重新啟動造雪機開始造雪。當同事們聞訊趕過來幫忙時,李平已經把問題處理妥當。但由於長時間在冷水中工作,他已經凍得走不動了。聞訊趕來的老總派人連夜把李平送入醫院,才使他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