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強化必勝信念(1 / 3)

不可能隻存在於你的心中,隻要你能超越自己的心理極限,你會發現做什麼事情都遊刃有餘。正是這一點成就了百年西點。——西點42屆畢業生 工程學家 喬治·S·格林

西點課堂:西點人將要戰勝某某隊

西點人崇尚第一,要求每個人都努力爭取第一。戰場上除了勝利就是失敗,沒有平局可言。西點不需要弱者,唯有勝利能證明一切。因此,每個人都要具備強者心態。西點校內一直流行著這樣一句名言:隻要你不認輸,就有機會!

以比賽為例,西點軍校隊從來不會說要在某時某地與某某隊比賽,而是一律宣稱:“西點軍校隊將要在某時某地打敗某某隊。”連失敗的任何可能性都從語言裏去除了。西點軍校道德品格教育的另一個突出點,是軍校一直大力培養競爭意識、取勝精神和必勝態度。

1961年,西點軍校橄欖球隊在一係列比賽中連連敗陣,軍校當局撤掉了文斯·隆巴迪的教練之職,同時讓受人歡迎的波爾·迪茨爾任新教練。校長威斯特摩蘭解釋說:“委任迪茨爾擔任西點軍校橄欖球隊的教練,是為了國事的利益,為了陸軍的利益,為了西點軍校的利益。經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總算找到了一位能‘取勝’的理想教練。”

西點人注重勝利,並且在學員中不斷強化勝利意識,他們在認識到獲得球賽的勝利和獲得戰爭的勝利有許多相似之處時,就把體育運動廣泛地引入學員生活中。體育和戰爭的本質都是雙方的對抗,最後決出勝負,而其關鍵就是“獲勝”。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裏,並非每個人都能成為第一,但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第一的夢想。隻有爭取第一才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它為西點人甚至所有人創造了一個奮鬥的目標,一種前進的動力。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要在4分鍾跑完1英裏是件不可能的事。但在1954年,著名的短跑名將羅傑·班納斯特卻做到了。

他之所以能創造這項佳績,一是得益於體能上的苦練,二是歸功於精神上的突破。在此之前,他曾在腦海裏多次模擬4分鍾跑完1英裏,後來成為一種強烈的信念,從而對神經係統下了一道死命令,必須完成這項使命。

他果然做到了大家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誰也沒有想到,在班納斯特打破記錄的第二年裏,竟然有近行千人先後達到了這項記錄。

正如西點著名教官約翰·阿比紮伊德中將所說,一個人想要征服世界,首先要戰勝自己。隻有不斷強化必勝的信念,你才能保持前進的動力,努力尋找方法,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向成功逐漸靠攏。

曾任西點校長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說過:信念不堅定,難有大的作為。

麥克阿瑟出生於軍人家庭,父母從小就鼓勵他成為“偉人”,他在少年時就確立了人生的目標:做一個軍人,當一名將軍。

麥克阿瑟為實現目標,從小就刻苦讀書。他17歲考入西點軍校,在西點軍校四年中有三年學習成績名列全班第一,創西點軍校25年來學員最高學分的記錄。畢業後,麥克阿瑟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開始積蓄軍事力量,麥克阿瑟擔任了陸軍部的“新聞檢察官”,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後晉升為少將,任西點軍校校長。

麥克阿瑟在西點軍校的改革,遭到了來自國會、陸軍部、校友會等保守分子的責難,他被排擠到菲律賓執行海外任務。

1925年,麥克阿瑟又受命回到美國。這時他的妻子對軍旅生活十分厭倦,力勸他退出軍界,創辦私人企業賺大錢。憑借他和夫人的經濟實力和社會關係,要做生意是十分容易的。麥克阿瑟如果同意夫人的意見,既可以帶來家庭的和睦,又可以成為一個富翁。但麥克阿瑟麵臨種種誘惑,一點也不心動,做軍人,成為將軍的願望在他心中是如此強烈,他仍然對軍人的奔波生活一往情深。最後他的夫人離開了他。

1928年夏天,麥克阿瑟再次被派往馬尼拉,擔任菲律賓部隊司令。

半年後,他收到美國陸軍參謀長薩默羅爾將軍的電報:“總統很想任命你為工程部主任。”麥克阿瑟清楚地知道,若接受這一職務,他在軍界發展的希望將十分渺茫,而他當時是盯著參謀長這一職位的,可若不接受這一職務,又很可能被認為不忠誠。考慮再三,他拒絕了這一職務,他的這一決定使他終於在1930年8月被任命為陸軍參謀長,此時,他年僅50歲,成為陸軍曆史上最年輕的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