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永遠追求第一(2)(1 / 2)

美國NBA邁阿密熱火隊總經理兼主教練帕特·萊利這麼說:“卓越是不斷追求更優越表現的累積‘結果’。”值得注意的是,帕特·萊利並沒有說“如果你這麼做,你就能夠掌握卓越的‘配方’”。你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為更優越的表現做好準備,最後才能夠達到頂尖的水平。

盡管注重勝利,要求所有的學員都努力爭取第一,但是西點並不提倡“勝者王侯敗者寇”的觀念。追求卓越,重視勝利,同時也關心成功中的道德因素,或失敗中的道德評價,這也表現了西點人的豁達和寬容。

課堂啟示:第一名永遠隻有一個

你想不想在工作中大顯身手一番?你想不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

當你還在為枯燥的工作和平庸的生活而苦惱時,不妨像海曼·裏科弗上將一樣問一下自己:“為什麼不全力以赴呢?”要知道,第一名永遠隻有一個,隻有你全力以赴地追求時,它才有可能屬於你。如果你隻是投入80%、90%或99%的努力,那都是不夠的,頂多隻能做到差強人意。唯有100%投入,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你的潛能,讓你不斷地超越自我,從而不斷地走向成功。

如果你想在工作上有所作為、在事業上有所建樹,那你就必須向西點軍人一樣,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全力以赴,勇爭第一。

行動指南:“我能夠做得更好”

“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這是奧柯瑪冰櫃的廣告詞,如今已隨著產品飛入了千家萬戶,成了人們追求完美與卓越的座右銘。不管做哪一行哪一業,我們隻有懷著一顆追求完美的心,精益求精,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納迪亞·科馬內奇是第一個在奧運會上贏得滿分的體操選手,她在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完美無瑕的表現令全世界瘋狂。

納迪亞·科馬內奇在接受記者采訪,談到她為自己所設定的標準以及如何維持這樣的高標準時說:“我總是告訴自己‘我能夠做得更好’,不斷驅策自己更上一層樓,要拿下奧運金牌,我不能過正常人的生活,必須比其他人更努力才行。對我而言,做個正常人意味著必須過得很無聊,一點兒意思也沒有。我有自創的人生哲學:‘別指望一帆風順的生命曆程,要期盼成為堅強的人。’”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能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高爾基的這句話在今天聽來仍未過時。我們隨時都需要100%的投入才有希望傑出。僅僅完成工作中規定的任務,並不是一個能夠激勵人心的目標。如果你想要別人注意到你的努力,那你就得努力超越自己,達到卓越。

林達,國內IT界的風雲人物。30出頭就當上了公司的總裁,統領國內頂尖的軟件公司,他所率領的研發小組開發了適用於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的多款知名軟件。

林達心裏銘刻著一句話——讓優秀成為習慣。

進入大學的時候,他是他們專業年齡最小的一個,卻是成績最好、最努力刻苦的一個。他每天天不亮就跑到學校的操場上,大聲地背誦英語,上課時他永遠是坐在第一排的最認真的學生,他的實驗做得是最認真的,他的試卷永遠都是最漂亮的。當這個已經讓優秀成為習慣的小夥子以全優的成績從大學畢業時,才20歲出頭。

進入現在這家公司後,他以“讓優秀成為習慣”的信念時刻鞭策著自己。“要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最好,否則還不如什麼都不做!”他總是這樣對同事說。在公司裏,他對自己的要求最為嚴格,是最敬業的一個,所以他的工作也是最出色的。當然,林達也成了公司裏晉升最快的人,24歲就成為公司的部門經理,28歲的時候又升為公司的總經理。公司改組後,剛剛30歲的他成了公司的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