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攻擊你的目標,永遠不要撤退,至少要下定決心不要撤退。因為戰爭隻有三個原則:大膽!大膽!大膽!——西點畢業生 四星上將 喬治·巴頓
西點課堂:永遠,永遠,不要放棄
西點的錄用標準是極其苛刻的,其淘汰機製更加嚴格。毫不誇張地說,考入西點與考入美國的一流大學一樣難。在1999年美國公布的全國大學錄取率統計中,西點軍校的錄取率為11%,與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常春藤高校一起,被列為美國最難考的大學。
盡管西點軍校接受議員的推薦名單,但議員的推薦名額也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每個州10個名額,由2名參議員從該州各推薦5名;每個國會選區5個名額,由該選區選出的眾議員從該選區推薦;副總統可從全國範圍內挑選5人。如果不超出招生名額,總統可從連續服役8年以上軍人的子女中挑選30人。軍種部長可從該軍種士兵中挑選30人。
對這些優秀分子,西點軍校也有指標清晰的淘汰規定:四個學年結束時總淘汰率要保持在25%左右,其中第一年就必須淘汰10%的學員。全程淘汰製度保證了能夠通過四年學業的人,基本上都是能夠在艱苦條件下承擔重任絕不輕言放棄的人。
因此,每一個真正的西點人,都是長跑中的勝利者。西點的學校生活就是戰爭生活,訓練場就是戰場,訓練中體現了戰場上的嚴格與殘酷。西點學員要經曆大量的痛苦和折磨;要與阻礙、困苦作大量的奮鬥。在他們的詞典裏,沒有“放棄”這一個詞。
走進西點大門的學員,很快就知道什麼叫堅韌了。堅韌就是必須達到訓練要求,沒有任何通融。因為軍事活動是真刀真槍的活動,拿生命與困難拚搏的時候,誰降低標準,誰就會失敗,甚至死亡。同時,軍事活動是充滿困難的領域,不確定因素很多,比如地形複雜、氣候惡劣、對手強大、部隊不精、裝備較差,它們時刻考驗著指揮官,沒有堅強的意誌力就頂不住,就可能垮下來。因此,西點不管外界怎樣批評,在設置訓練的難度和強度上不減分毫。他們提出,在這些困難麵前,格蘭特過去了,潘興過去了,麥克阿瑟過去了,布萊德雷過去了……你們也要過去。
一天早上,一位將軍受命在天黑之前拿下一個高地。於是他率領部隊向高地發起了進攻,無數次的衝鋒,都被敵人一一擊退了。最後一次衝鋒,他所有的戰友都犧牲了,他自己也在戰壕前幾米處,被一枚地雷炸斷了一條腿……而對方的軍旗,仍在山頂上飄揚,於是他絕望地朝自己開了槍。
過了半小時,增援部隊來了。當他們衝上山頂時,發現對方的官兵已全部戰死,隻剩下一個奄奄一息的火夫,正絕望地抱著自己的軍旗……
很顯然這位將軍是被自己打敗的。別人無法把你真正打敗,隻有你自己才是你走向勝利的最大敵人。選擇一種戰勝自己的姿態,是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必須完成的功課。
其實,競爭有時就是意誌的較量,咬牙挺住了,勝利就很可能屬於你。俗話說得好,堅持就是勝利。一切貴在有恒,隻要堅持,再弱小的力量也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永不言敗是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勇氣,更是一種智慧,一種堅持到底、開拓進取的動力源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功成身退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應邀在劍橋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
經過邀請方一番隆重但稍顯冗長的客套之後,邱吉爾走上講台。隻見他兩手抓住講台,注視著觀眾,大約在沉默了兩分鍾後,他開口說:“永遠,永遠,永遠不要放棄!”接著又是長長的沉默,然後他又一次強調:“永遠,永遠,不要放棄!”最後,他在再度注視觀眾片刻後回座。
場下的人這才明白過來,緊接著便是雷鳴般的掌聲。
這場演講是演講史上的經典之作,也是邱吉爾最膾炙人口的一次演講。
邱吉爾用他一生的成功經驗告訴人們:成功根本沒有秘訣,如果有的話,也隻有兩個:第一個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回過頭來照著第一個秘訣去做,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歌德也曾用激勵的語言這樣描述堅韌不拔的意義:“不苟且地堅持下去,嚴厲地驅策自己繼續下去,就是我們當中最渺小的人這樣去做,也一定會到達目標。因為堅韌不拔是一種無聲的力量,這種力量會隨著時間而增長,是任何失敗和挫折都無法阻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