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青瑤微思,開口說道:
“王上認為要想在戰場上得勝,需要的是什麼?”練青瑤麵對鳳玖歌的問題不答反問。
“依孤之見,要想在戰場上戰勝敵人,首先從智的角度思量,需得有一個胸懷良策,善於謀略的主帥。其次,從敵我力量上來計較,良帥之下必須有軍紀嚴明、訓練有素的精兵,驍勇善戰、以一敵百的悍將。再次,放眼古今戰役,但凡勝者無不是有其配合默契的後方,金戈鐵馬,糧草資備,方能決勝敵軍。”鳳玖歌微加思考,說出了自己的觀點,隻等練青瑤來評析。
“王上所講確實是古今之理”,練青瑤攏了攏衣袖,在將小茶碗添的七分滿,“但俗言又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雖然顯得不如人的智慧一樣富有生機,可它們卻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在兩國交戰的大場合上,假如一國有賢君謀帥,精兵強將,然其軍營上下,倘若士兵盔胄不合身,鐵戈不趁手,讓他們去對抗敵國弓、戈、斧、矛,盾、弩協調全備的兵車,可能敵否?”練青瑤不語,隻等鳳玖歌發聲。
“青瑤所言極是,縱然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要是人有餘而器不足,戰時也無異於螳臂當車”,鳳玖歌略微思考後說道。
此刻,他心中已經知道練青瑤心中說的七國排行榜上第二的位子應該屬於哪國了。
炎、尤、禹、商、去周、大雲、卻離國七國之中,卻離國雖國土人丁歲不及其它六國,但其國主離樾喜歡鑽研萬物的屬性,上行下效,於是,卻離國的科技越來越強大。從另一方麵來講,這也是由於卻離國成立國家較晚,短暫的曆史不足以讓他們以文化名國自居。卻離國民本都是流放人口,在六國眼中,他們隻是被流放的奴隸,沒有自由,也沒有尊嚴。
神王三百五十一年,卻離王宣布建國,在最初建國的時候遭到了其它六國的強烈反對。
神王三百五十三年,大炎王得到卻離國建國的消息,派使者申斥。卻離王斬使者。大炎王起兵平叛。
在他們祖先——第一代神王的統領下,神王三百五十九年,雙方在斷桅海峽激戰,大炎王船隊主桅被暴風決斷,大敗。三百七十六年,雙方投石結盟,卻離國被大陸各國承認但是保留了一部分地域作為流放地。
從此,卻離國才正式獨立,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政權體係,擺脫了原先奴隸的屬性,成為七國成員之一。這次殘酷的戰爭,也給卻離國留下了深刻的曆史教訓,他們立誌要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
就這樣,戰爭的創傷,再加上國土麵積狹小,卻離國人時刻具有強烈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文化的基因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成為卻離國人血液裏一抹最強烈的色彩,強國的思想也在他們的頭腦裏根深蒂固。
後世每一代國主勵精圖治,重視科學研究。在他們的心中,科技從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衡量一國實力的標準。
近些年來,卻離國以科技為榮的社會氛圍培養出了很多鴻蒙世界裏頂尖的科學家。尤其是近些年裏,離樾上任以來,科技大司院屢屢傳出科技新聞。
六國傳言,科技大司院在其院長氿玉的帶領下,發明出了一種新式武器,威力極大。但除了卻離國官方並沒有出麵證實這種猜測,也不否定。其它六國都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武器,但鴻蒙學院裏負責科技研究的橋博士卻堅信這個傳言,因為他也在研究一種新能量。
橋博士說,這種武器利用的是物質間的一種結合能。理論大致是有質量的物質體內都蘊藏著能量,並且他給出了一種方程式——其自身積蓄的能量值等於自身質量與光速平方的乘積。
世界裏的萬物都有這種結合能量,原理是:
將幾種微小物質——質子、中子——結合在一起,最後發現,他們的總質量將會小於原先那幾種微小物質的和。所以結合起來的質子和中子的團狀物質的能量小於所有質子和中子單獨存在時的能量之和。橋博士認為正是由於這種質量差將原先的某部分能量作為勢能積聚在質子與中子構成的團狀物中,假如,讓一塊質子與中子的團狀物質發生裂解反應,那麼,原先積聚的勢能將會瞬間爆發。雖然,前後物質的質量差很小,但其能力值因與光速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這種能量是巨大的。一旦有實踐驗證了這個理論,這種能量將具有人類目前為止難以想象的魔鬼的力量。
橋博士的理論被很多人認作是無稽之談,但當時已年過花甲的他研究此理論二十多年了。他幾乎將後半生的精力全部投獻於這種結合能的實驗中。盡管他當時的實驗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但他預言未來將會出現這種武器,或許卻離國的氿玉已經製造出這種東西了。
簡而言之,這種爆炸理論所描述的能量是否存在,世人不知。但卻離國的科技實力六國有目共睹,要是不考慮其它因素,單論科技,卻離國必定在七國榜首。
在大炎停滯不前的時候,大禹隱兵於野、文武兼治,卻離國致力於科技研究,於是,原來那種約定俗成的七國排行榜,現如今已經悄悄地改變了。當下,大禹國排第一,卻離國的實力漸漸嶄露頭角,的確可以登上七國排行榜上第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