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勇當排頭兵的角色們(2 / 3)

人們知道,在這些數字中,凝結著許連波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巨大的奉獻。

他的工作時間為:每天早上7點半到崗(體育館早9點為上班時間),晚上8點半以後才回家。如果趕上遊泳池換水,他通宵不休息。一年中,他僅歇了三四個公休日。如果按小時累計,他一年要比一般人多幹3個多月的工作。

許連波不僅實幹精神可嘉,抓俱樂部的管理也頗有章法。他對俱樂部的每個工作環節都製定了崗位責任製,使員工言有所規,’行有所依。使用文明用語、禮貌待客的高質量服務在俱樂部蔚然成風。

視時間為財富,靠質量求效益。這是許連波的座右銘。

排頭兵角色十——萬樂公司老黃牛

萬樂毛衫有限公司共產黨員王金明,以任勞任怨的精神為萬樂公司的建設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被群眾譽為公司的老黃牛。

去年歲末,萬樂公司決定在武清縣建立一個新廠。在萬樂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兼任黨支部書記的王金明自告奮勇,肩負起創業重任。

建新廠,從規劃設計到組織施工都要靠主金明親手抓。在緊張而繁重的施工中,他身先士卒,為人表率,每天都是幹在先,撤在後。

深秋了,枯草蕭瑟,寒風料峭。在隆冬封凍之前,王金明帶著群眾隻用了3個半月的時間,在一片荒蕪的空地上聳立起包括編織、染色、整理、辦公室在內的5000多平方米的工程框架。

嚴冬,寒鴨哀叫,草木凋零。但王金明帶領群眾依然幹得熱火朝天。他們在沒有食堂、沒有采暖設備的“三九”天氣,訂、裝設備,大搞內部裝修,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巨大的付出,他卻從未領取過一分錢的加班費。

在今天一切幾乎都商品化了的時代,昔日的老黃牛精神在王金明身上依然放射著光彩。

排頭兵角色十二——生死關頭為他人

冬季到了,天昌船務公司由於繁忙的航運,依然鳳起龍騰,覺不出酷寒的肆虐。

這天,一艘航修船隨著嘹亮的汽笛聲駛進港灣,並靠在待修的大輪船旁。航修船的水手們為了縮短修理時間,爭分奪秒地做著各項準備工作。

傍晚7時許,海上風雲突變,天空黑森森的陰雲野馬狀奔馳著、衝撞著、嘶咬著。變得像鉛一樣沉重的海麵上寒風呼嚎,七八級大風掀起的山峰樣巨浪,凶惡地推搡著航修船,航修船船身與大輪船“砰砰”地撞擊著,似山崩樣響,震得耳鼓發痛。

不好!再發展下去,兩條船都會沉沒。

危急中,航修船船長、共產黨員程延祥可著嗓門命令船員解開纜繩,脫離開大輪船。

誰知,航修船解纜後,立刻被洶湧的浪濤搡到大海深處,被海浪肆意地擊打、啃噬,似要一口吞入腹中。

不多時,航修船的船艙進水了,一個巨浪接著一個巨浪向船艙裏撲,不少水手來不及離開,被悶在船艙內,如果不采取應變措施,航修船很快就會沉沒,全船人的生命危在旦夕。

緊急時刻,生死關頭,程延祥把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為了搶救船員的生命,他毅然衝到駕駛艙,任憑風吹浪打,死死把住舵,雙眸閃光如柱,冷靜而機智地判斷風浪的變化,使出憑生氣力調整航行方向。幾經搏鬥,幾經鏖戰,終於使航修船調順了船頭,艱難地駛回碼頭。

航修船和大輪船安全脫險,40多位水手死裏逃生,程延祥卻累倒了。

排頭兵角色十三——做官而立誌做事

尚未步入不惑之年的共產黨員閻征,已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招商辦公室主任、項目審批處處長、企業管理局局長、經貿處處長和外事管理處處長6個核心部門的主管於一身了。雖然談不上仕途中“飛黃騰達”,但通過進入開發區的每位客商所需要投資的每一個項目都需經過他簽字方可領到“通行證”,便可足以說明其官的權力非同小可。

“不要立誌做官,而要立誌做事。”這卻是閻征的“官觀”、“官論”和“官誡”。

對工作的執著和對自己素質的錘煉,是閻征不可遏製的追求。而這種素質的具備,是與他不同凡響的人生經曆和體驗不無關係的。他16歲當兵,20歲當工人,25歲考入北京大學法律係,30歲在北京密雲縣的一個鄉任黨委書記……而每一次選擇都包含著質的變化,又反映著質的塑造。

所以,閻征到了開發區後,對改革開放顯示出一種極強的適應感和作用力。

據說,學法律的比較刻板。可閻征卻沒有這種痼疾。

他是很富於創造的人。

在整個開發區,他開創了局長和全局所有員工在一間辦公室裏辦公的先例,上下麵對麵實行監督,既防止鬆散懈怠,又避免推諉扯皮,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人們都說閻征具有一種強烈的競爭意識。他是怎樣解答的呢?

“開發區,如果講開始還缺少對手,那麼現在全國卻是高手如林,競爭十分激烈。如果你的效率低,就可能把人家拖跑。現在外商可是俊女百家求,你這裏遲遲不‘登記’,人家可要來個‘拉郎配’。”

閻征這種憂患意識,反映在工作中就變成了爭分奪秒和鍥而不舍。

他和他的同仁曾用4天時間完成了一項一般需用6個月才能辦成的0.6平方公裏的土地轉讓,供香港一家公司在開發區內建立具有國際水平的度假村。

他和他的同仁曾不遺餘力地為開發區迄今最大的投資項目摩托羅電子公司的立項而奔走。如果摩托羅電子公司在開發區落戶,不但開發區將擁有全國最大的外資企業,而且對中國的電子行業將起到巨大的衝擊和促進作用。正因為如此,困難與阻力如關山重重,似隘口道道。今年2月,在項目審批的最後衝刺時刻,閻征受市裏和開發區領導之命,在各方麵的全力支持下,坐鎮北京,在一個半月時間裏,幾乎是人不離馬,馬不卸鞍,過關奪隘,終於拿回了涉及4個部委7個司15個處和3個國務院領導的批文。

嗟乎,可浮一大白!

在開發區,有人說閻征滿腦袋裝的都是“錢”。

為此,他並不矢口否認。

非但不否認,他還有根有據,大發宏論。

開發區自建設以來,一直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所以,經過6年的努力,可以說現在是初具規模。

毫不諱言,天津開發區所以較之全國所有的開發區在不少方麵出類拔萃,除了其他一些因素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具備了較強的實力,即資金問題。說白了,首先得有“錢”。

那麼,今後怎麼能夠創造更多的效益,使腰包裏擁有更多的“錢”呢?

閻征獻出了自己的錦囊妙計:

第一,根據過去不夠重視貿易,特別是不夠重視“內貿”的問題,要進一步給內資企業更多更為靈活的政策,大膽放開對內資、內聯企業的限製,把政策用足、用活。開發區不應自我限製。其中對於有些實體很小,比如個體經濟,千萬不能小視它。今年它隻有10萬元人民幣,明年它就可能掙到20萬元人民幣,後年就可能翻上10倍8倍。隻要是這些經濟實體是健康的、良性的和充滿活力的,都給大開綠燈。

第二,必須具有一批懂金融的人才。要真正鑽進去,專門去籌集資金,這裏渠道是很多的。例如用別人的錢來開發我們的項目,回收利稅,等等。這樣,開發區才會更加迅猛地發展。如果隻滿足於“掙工資吃飯,從工資節餘中攢錢”,慢慢積累資金再開發,再滾動,這不過是“餓不死人,能活下去”的消極方式。

第三,把一些能夠社會化的東西社會化。比如進出口,幾百家外資企業自己搞出口,批量仍是比較小。各個企業雖然有自己的優勢,但也有需要彌補的不足。這就需要建立一個綜合性的服務機構,這個綜合性服務機構要在進出口上進行綜合性服務,負責把不完善的地方完善起來。這樣,對於企業,花錢少,辦事方便;對於開發區,整體效益將十分可觀。

以上閻征的奇思妙想,是不是證明這位老兄滿腦袋裝的都是“錢”呢?

排頭兵角色十四——“鉚釘”精神頌

“從共產黨員劉國華身上,我們又看到了‘螺絲釘’精神。”

人們對劉國華的這種讚美毫不過分。

劉國華是開發區體育館的負責人。

這個體育館,工作人員隻有5個。

可是工作量卻不小。不僅擔負體育館的清掃,還負責住客、比賽、會務、租場和室內遊泳池的管理。每到室外遊泳池開放季節,一天6場,需要連續工作12個小時。劉國華呢,比其他人員工作時間更長。

幾個月前,劉國華痔瘡疼痛得很厲害,走路的姿勢像個羅圈腿。疏通遊泳池衝水間地溝,左腿蹲著,右腿貼地,屁股坐在右腿上,為的是將肛門懸空。即使這樣,他每伏一下身子,痔瘡仍撕裂一樣疼,額頭間綴著豆粒大的冷汗珠,但他仍死死咬著牙幫骨,堅持著幹。後來實在疼得難以忍受了,他才去醫院。醫生一看二話沒說,“命令”他馬上做手術,他點頭應了。可是手術後醫生又“命令”他休息一段時間,他卻沒吭聲,第二天就一瘸一拐地上班了。

天有不測風雲。劉國華的愛人經檢查患了乳腺癌,不久做了手術。醫生知道劉國華是個離不開工作崗位的人,一再叮囑他要照顧好病人。

“我一定做到。”劉國華回答得很幹脆。

但是,每天既要照顧好愛人,又能做到堅持工作,矛盾怎麼解決呢?劉國華采取每天一大早兒給愛人和上小學的兒子準備好早點,在愛人和兒子吃早點的當口又為他們準備好午飯。然後他三吞兩咽填飽肚子,急火火去上班。下班後又馬不停蹄地做晚飯。晚飯後幫助兒子輔導功課和洗愛人和兒子的衣服。

劉國華的愛人見他一天比一天消瘦,心疼地說:“家務事你少操點心,由我慢慢幹吧。”

他強忍疲憊地一笑:“你安心養病吧,我一個大男人,幹點家務還算回事兒。”

但是,盡管劉國華臉上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可他眉宇間依稀流瀉的難以掩飾的艱辛仍逃不過愛人的眼睛,她眼圈一熱,一轉身咬住下嘴唇,才沒有哭出聲。

“劉國華對工作就像一個鉚釘,死死嵌住,撬都撬不下來。”

群眾的讚譽太形象了。

形象是真實的摹本。

排頭兵角色十五——甘在合資企業拉配套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高電子有限公司中方副總經理、共產黨員賈友群,甘於輔助外方總經理拉配套。

南高電子有限公司在開發區立項後,中外雙方投資12萬美元,完全有能力全部從國外引進設備。

可是,作為外方總經理助手的副總經理賈友群,卻一個心眼為企業的整體利益殫精竭慮。

他認為,企業的起步,要建築在節省資金上,要艱苦創業,不能一切都求“洋”,似乎花錢越多越時髦、越氣派。

賈友群經過周密的考察和論證,決定除從國外引進部分關鍵設備外,其餘設備自行製造。

“放著錢不花,放著現成的設備不進,自己卻吭哧吭哧地費牛勁幹,不知他圖個嘛?”有人大惑不解。

“有人不理解,等我幹出個樣子來就知道是圖嘛了。”賈友群把心放在實處,泰然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