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編者話(2 / 2)

通過全麵普查,我們認為我縣的非物質文化長期以來,由於民族文化,中西文化及具有不同文化傳統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西吉碰撞交流與融合,使西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別具一格,內涵豐富,存在著大量的民間音樂、民間美術、民間工藝、民間舞蹈等,還有少數民族的曆史沿革、風俗習慣、語言講究等為主的民俗調查等非物質文化都有待進一步搜集整理。

根據近兩年的普查工作來看,我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還麵臨著一定的困難和問題,首先是宣傳力度不夠,沒有積極對“保護工程”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對民眾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知識普及不夠,沒有從根本上去提高全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保護意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社會氛圍營造的不夠;另外普查專項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延緩了西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大量工作不能及時開展。這些困難和問題,隨著西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我們堅信一定能夠得到徹底的解決!

《西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是根據縣委、縣政府的要求,由縣文化部門邀請有關學者、專家,組織全縣文化工作者完成的一項重大文化工程。在編寫過程中,縣委書記丁衛東、縣長黃繼紅十分重視,曾親自審閱書稿,撥冗作序,並要求將此書編寫成反映西吉曆史文化的經典之作和宣傳推介西吉優秀文化的品牌窗口。

我們特別邀請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平涼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關隴民俗研究會執行理事長,甘肅省平涼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王知三先生參與了該叢書的策劃、撰稿和編輯工作。對他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和致力於西吉縣的民間文學、民俗、文史的發掘、整理、研究工作所付出的辛勤勞動,我們致以衷心的感謝和敬意。

《西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部分卷本是在前人的成果上進行提煉編選的,為此,我們對曾經為西吉這方熱土上的民族民間文化作出卓越貢獻的李世鋒、尤屹峰、李耀宗等先生表示致謝。

《西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共包括《西吉春官詞》《西吉民間戲曲臉譜》《西吉民間諺語》《西吉民歌精選》《西吉回族民間故事精選》《西吉民間藝術》《西吉民間驗方》《西吉回族民間建築圖釋》《回族口弦》《西吉民間飲食》10本。該叢書具有較深的文化內涵、一定的研究價值和資料價值。由於我們對西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發掘、理解和研究十分膚淺,叢書編輯中存在的問題和遺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專家和廣大讀者給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