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不識車軛(1 / 1)

【寓言出處】

選自《韓非子》。

《韓非子》又稱《韓子》,是戰國時期法家韓非的著作總集,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中概括,通常定為55篇。

【故事欣賞】

車軛是牲畜駕車時套在牲畜脖頸上的一種木製駕具,其形狀略微彎曲有點像個“人”字形。

一天,一個鄭國人走在路上撿到一個車軛。因為他從未套過牲口駕車,所以不認識這是個什麼東西。回家後,他拿著車軛去問鄰居說:“這是個什麼東西?”

鄰居告訴他說:“這是車軛。”

雖然這個鄭國人知道了自己手裏拿的這根彎木棒叫作“車軛”,但畢竟印象不深,他並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第二天,這個人又在路上撿到一個車軛,他又拿去問鄰居,鄰居回答說:“這是車軛。”

誰知這個鄭國人聽了以後,竟然大怒。他說道:“先前那個東西,你說是車軛,現在這一個,你又說是車軛,路上哪來這麼多的車軛呢?我看這分明是你在騙我,你不是個好東西。”他說著、罵著,竟然抓起鄰居的衣領同他打起架來。

【寓言解讀】

這個鄭國人遇到了自己不明白的事,不虛心求教,還懷疑別人的指導,這樣的態度和行為如何能求得真知,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