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出處】
選自《呂氏春秋》。
【故事欣賞】
齊莊公當齊國國君的時候,國內有個勇士名叫賓卑聚。一天夜裏,他夢見一個壯士,身材魁梧,頭戴白色絹帽,外穿耀眼的紅色麻布盛裝,內穿棉布做的衣服,帽上墜著紅色的絲穗,腳穿一雙嶄新的白色緞鞋,身上掛著一個黑色的劍囊。這個威武的大漢走到賓卑聚麵前,大聲地嗬斥他,還朝他臉上吐唾沫。
賓卑聚被這個不約而至的威武大漢驚醒了,他發現原來是個夢。盡管這樣,他仍然一夜沒睡,心中感到非常氣憤。
第二天天一亮,賓卑聚就把他的朋友們都請來,向他們講述了昨天晚上做的夢。然後他對朋友們說:“我自幼崇尚勇敢,六十年來從沒受過任何欺淩侮辱。可是昨天夜裏,我在夢中受到如此的侮辱,心裏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我一定要找到那個敢於在夢中罵我,並向我吐唾沫的人。假若在三天之內找到他,我就要報這個仇;如果三天之內找不到他,我就沒臉麵活在世上了。”
於是,每天一早,賓卑聚就帶著他的朋友們一起站在行人過往頻繁的交通要道上,尋找著跟夢中打扮、長像一樣向他示威的人。可是,三天過去了,他們始終沒有看到一個和夢中一般打扮的壯士。賓卑聚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中,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然後拔出劍自刎了。
【寓言解讀】
為報夢中受辱之仇,不惜大動幹戈找尋虛無的對手,在找尋失敗之後又含恨自刎,這種自暴自棄的行為不言而喻是愚蠢而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