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然飯畢後,黛玉便站起身來,含笑瞧著賈敏,恭順地道:“娘親,我與爹爹出門了。”
賈敏看著黛玉,臉色很不好看,吩咐道:“我本不願讓你出門的,但老爺一力堅持,我也不好多說,隻囑咐你一句,做事要照規矩來,千萬別讓人看笑話。”
黛玉聽了這番話,還未開口回答,林如海已經皺起眉,不悅地道:“夫人此言差矣,玉兒年紀這麼小,縱然行為出格一些,也是無礙的,何必太拘著她?”
賈敏斂容淡笑,聲音徐緩平靜:“她雖然小,但到底是我們林家出去的,若是做了錯事,旁人必定會覺得我們府裏沒家教,所以,無論是為了她,還是我們家,我這個當娘的都有責任提醒她。”
林如海臉色一沉,還要再說時,黛玉已經拉了拉林如海的衣袖,笑著道:“娘親說的是正理,爹爹何必爭辯?難不成爹爹對女兒沒信心,覺得女兒一旦出了門,就會變成無法無天的瘋丫頭?”
林如海聞言,一時也不好再說什麼,黛玉趁機向賈敏行了一個禮,笑著道:“娘親好好照看青玉弟弟,我與爹爹去完寺廟,會盡快回來的。”
見她如此,賈敏點了點頭,終於露出滿意的神色,林如海眉頭皺了又皺,卻到底沒有出聲,隻是帶著黛玉出了上房,步往二門乘轎。
林家是世襲列侯,頗為富裕,但因為黛玉年紀到底還小,林如海的轎子又甚為寬敞,因此林如海便帶著黛玉,父女同轎而往,至於丫鬟小廝什麼的,卻是一個不帶的。
黛玉早覺得府中生活雖然安詳,卻太過沉悶,因此轎子一出了賈府,黛玉便悄悄伸出手,掀開轎簾打量蘇州城的景象。
一路上,店鋪琳琅滿目,遊人如織,一幅盛世繁華的景象,在眼前緩緩鋪開,黛玉看得眼花繚亂,拍手笑道:“冠蓋雲集,十裏繁華,蘇州城果然名不虛傳,爹爹也來瞧一瞧吧。”
林如海聽了,卻隻是淡淡看了她一眼,聲音有些不悅:“剛才在家時,你答允你娘親,說一定不會行差踏錯,現在卻又掀了轎簾,分明是言行不一。”
黛玉聽了這話,便知道他還在為早上的事情生氣,便笑了一笑,婉聲道:“剛才我答允娘親,一是能讓她放心,二來也是為了避免娘親與爹爹爭辯,至於出府之後,反正娘親瞧不見聽不著,我愛怎麼樣,她哪裏還管得著?”
林如海很是詫異,挑眉道:“原來你打的是這個主意,但你打錯算盤了,你娘雖然沒跟來,但若旁人有心,她未必不會知道你今天的所作所為,到時候,看你怎麼過關。”
黛玉眨眨眼,一臉的俏皮可愛,勾唇道:“這個問題,我卻是不擔心的,爹爹素來疼我,又是君子,豈是那些傳閑話的長舌婦可比的?至於這幾個轎夫,隻要待會兒爹爹幫我打賞些銀子,自然也會守口如瓶。”
說著,便抓住林如海的手臂,撒嬌道:“隻要爹爹願意,每天都可以出門,我卻得等好長時間,才能瞧瞧外麵的世界,爹爹好歹可憐可憐我,讓我過一天的快活日子。”
見她如此,林如海立刻就心軟了,歎道:“你現在行事說話,越發像個大人,今天就罷了,隻是我心中到底意難平,我本是覺得你娘親太偏心,想為你出頭,才與你娘親爭辯,到頭來你卻站在你娘親那邊,我倒成壞人了。”
黛玉聽了,心頭有些難受,默了一默才道:“爹爹對我好,我心裏怎麼會不明白?娘親心中更疼青玉,我也早就一清二楚,我並非不在乎,隻是一直在心中提醒自己,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緣法,豈能單憑幾句話,就扭轉一個人的心思?何況,一家人在一起,最要緊是過得開心,至於那些小事,何必太計較?”
林如海聽了,默默看著她,過了許久,才點了點頭,卻沒有再開口。
他一直以為,經過上次的交談,他很了解這個女兒,到了此刻卻發現,自己知道的並不算多,而黛玉,雖然年紀還小,卻已經漸漸顯露出與旁人不同之處,既懂得世俗相處之道,知道善待自身,又一直保持單純善良的性情,如此特立獨行的女孩,將來的路會指向何方,竟是難以預料。
見林如海突然一臉感慨,黛玉也不再說話,隻是帶笑轉過頭,繼續欣賞蘇州的風土人情。
看了好一會兒,轎子方才出了城,黛玉也有些乏了,便將轎簾放下,合上眼睛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