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完結(2 / 3)

雍正八年四月十七日,雍正下旨封五阿哥弘晝、六阿哥弘晅、七阿哥弘暥分別為和親王、肅親王、恭親王;八阿哥弘時、九阿哥弘昀、十阿哥弘眫為貝勒。同日,雍正下旨解除直郡王與和碩理密親王的囚禁,直郡王去刑部辦差,和碩理密親王到工部辦差。五月十九日,直郡王請旨希望能將惠太妃接回郡王府頤養天年,雍正欣然恩準。

和碩理密親王自解除囚禁之後,每日都去寧壽宮和慈寧宮給太皇太後和皇太後請安,且每日都會陪伴皇太後用了早膳,才去工部辦差。理密親王如今隻是在工部掛名兒而已,他如今可是萬事不理,因著當朝皇帝雍正對著這位二哥極為重視,朝臣對著理密親王極為尊重。

雍正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和親王弘晝於宮外府邸大婚,嫡福晉為吳紮庫氏,副都統五什圖之女。五月十三日,肅親王弘晅於宮外府邸大婚,嫡福晉為博爾濟吉特氏,為內統領大臣巴哈爾之女。七月初三,恭親王弘暥於宮外府邸大婚,嫡福晉為章佳氏,為殿閣大學士、一品大臣蘇格爾之女。

十月二十,太後臥病,皇後舒萍領著嬪妃以上的妃嬪們輪流在慈寧宮侍疾,雍正每日下朝後,均到慈寧宮看望太後,若逢太後正用湯藥,必定親侍奉之。聖祖第十子、十二子和十四子的嫡福晉、固倫榮憲公主和固倫溫憲公主,每日進宮前往慈寧宮給太後請安,為太後侍疾。和碩理密親王在太後病重期間,每日午後,均到慈寧宮看望太後。

雍正十一年五月十四日,雍正下旨封聖祖十六子允祿、二十子允禕

為貝勒。三日後,雍正下旨封聖祖十六子允祿為恪郡王,十七子允禮為果郡王,二十一子允禧、二十二子允祜均為貝勒。

同年七月初三,聖祖大阿哥、直郡王允褆斃逝,終年五十一歲。同日,雍正下旨追封聖祖大阿哥允褆為和碩直親王,追封聖祖大阿哥嫡福晉伊爾根覺羅氏為和碩直親王嫡福晉,即日起,聖祖大阿哥嫡長子弘昱承襲。

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孝恭仁皇後、聖母皇太後甄佳氏崩逝於慈寧宮,走完她傳奇的一生。六月十九日與清聖祖皇帝康熙合葬景陵,升祔太廟,加諡,諡號是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讚天承聖仁皇後,徽號為:仁壽皇太後。

七月初九,聖祖敏太貴妃章佳氏於慈寧宮中斃逝,雍正下旨追封敏太貴妃章佳氏為皇考敬敏皇貴妃,並祔葬景陵。七月十二日,聖祖宜太貴妃郭絡羅氏於慈寧宮中斃逝,雍正再次下旨追封宜太貴妃郭絡羅氏為皇考敦怡皇貴妃,並祔葬景陵。

十月二十日,聖祖二阿哥、和碩理密親王胤礽斃逝,按和碩親王規格操辦後事。同日,和碩理密親王嫡福晉瓜爾佳氏因悲傷過度斃逝。雍正再下旨,理密親王嫡福晉後事按和碩親王福晉規格操辦後事,與和碩理密親王合葬,即日起,由和碩理密親王世子弘晑承襲。

十一月初三,皇考佟佳皇貴妃隨聖祖十八女和碩端宜公主出宮頤養天年。同日,成太貴妃隨聖祖第七子和碩淳親王出宮頤養天,襄太妃隨聖祖第二十子允禕出宮頤養天年,熙太妃隨聖祖第二十一子允禧出宮頤養天年,謹太妃雖聖祖第二十二子允祜出宮頤養天年。

雍正十四年四月十一日,聖祖惠太貴妃斃逝。五月二十七日,聖祖良太嬪斃逝。八月二十九日,聖祖榮太貴妃斃逝。雍正十五年五月,聖祖康熙朝的那些個太貴人、太常在、太答應們紮堆離世。

雍正十七年三月初三,固倫惠敬公主再添一對小格格。五月十一日,固倫慈敬公主下嫁於烏拉那拉·騰格爾。七月二十六日,覺羅氏夫人離世,尊覺羅氏夫人遺願,與烏拉那拉·費揚古合葬。十一月二十三日,固倫瑞敬公主下嫁與西林覺羅·鄂爾泰。

雍正十八年正月初一,紫禁城太和殿,文武百官,依次列班,隊列幾乎排到玉帶橋前,齊齊斂衽,聚精會神地聽靜鞭聲,跪起肅立。雍正帝傳位於皇長子弘暉,年號為正憲。同日,正憲帝尊汗阿瑪雍正為太上皇,皇額娘烏拉那拉氏為母後皇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