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完結(1 / 3)

八月初八,雍正下旨封和碩和敬郡主為固倫和敬公主,封四格格福蕙為固倫惠敬公主,九格格福慈為固倫慈敬公主,十格格福蕊為固倫瑞敬公主。四位公主的府邸需在清聖祖孝期滿後,才可進行修建事宜。

至此,舒萍才算明白,雍正給孝敬憲皇後的這個“敬”字,竟是如此之重的含義。雍正曾和她提及,隻有舒萍她自己所出的女兒才能用得“敬”這一字為封號。先前舒萍聽到後,一直都以為不過是個笑話,連著敏兒當初被康熙下旨定下的郡主封號,也以為不過是個巧合。如今看來,“敬”這一字在雍正的心中竟是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

同日,雍正下旨封懷慎郡君為和碩懷慎公主,懷恪郡君為和碩懷恪公主,兩位公主可長期留京居住,但兩位公主的府邸均需在清聖祖皇帝孝期滿後,才可進行擴建事宜。

雍正元年十一月初二,雍正下旨冊封清聖祖和碩雍親王側福晉赫舍裏氏為淑妃,側福晉宋氏為懋妃,庶福晉李氏為齊嬪,庶福晉舒舒覺羅氏為謙嬪,庶福晉耿氏為裕嬪,庶福晉蘇佳氏為寧嬪,雍親王府邸格格,有生養小阿哥者為貴人,生養小格格者為常在,無生養者均封為答應。同日,雍正下旨,皇後在位期間,不得冊立皇貴妃和貴妃。

雍正二年二月初二,雍正下旨封大阿哥弘暉為寶親王,二阿哥弘昢為醇親王,三阿哥弘晙為睿親王,四阿哥弘晧為鑲親王,五阿哥弘晝、六阿哥弘晅、七阿哥弘暥均為貝勒,八阿哥弘時、九阿哥弘昀、十阿哥弘眫均為貝子。

雍正為康熙守滿二十七個月的孝期時,已經是雍正三年二月中旬了。三月初一,雍正下旨,聖祖妃嬪有子女者,可隨子女出宮居住,由其子女頤養天年。是以十日後,榮太妃被誠郡王允祉迎接出宮,密太嬪被愉恪郡王允禑接回郡王府頤養天年,勤太嬪被貝勒允禮接回郡王府頤養天年。

宜太妃、敏太妃和成太嬪因著德嫻貴妃還在宮中,暫時不想隨著各自的兒子一起生活。雍正感念三位長輩對自家額娘的情誼,許諾,她們何時想出宮到幾位弟弟的府邸瞧瞧都可。

三月十六日,雍正命人將養心殿後麵的東五間和西五間收拾出來,分別賜名為仁敬堂和順寧堂,分別作為皇後烏拉那拉氏日後的日常居所和書房。舒萍抱著加得寶,領著碧月等人搬進仁敬堂,從此,帝後開始了十幾載的合居生活。

雍正三年四月十六日,醇親王弘昢於宮外的親王府邸大婚,嫡福晉為西林覺羅氏。七月十八日,睿親王弘晙於宮外的親王府邸大婚,嫡福晉為呐喇氏。

八月十五,中宮皇後尊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兩宮太後懿旨大封後宮,晉皇八子生母寧嬪蘇佳氏為寧妃,皇九子生母裕嬪耿氏為裕妃。皇十一子生母海貴人海氏為海嬪,皇十二子生母安貴人安氏為安嬪,皇十三子生母李氏為李嬪,皇十一女生母張常在張氏為張貴人,皇十二女生母郭常在郭氏為郭貴人,皇十五女生母老常在老氏為老貴人。

十月十八,固倫和敬公主與蒙古台吉察爾汗·多爾濟大婚,普天同慶。十月二十六,寶親王嫡福晉給寶親王添了一對小阿哥。十一月二十六日,雍正下旨,固倫和敬公主可長期居於京城的公主府邸內。

雍正四年三月初六,雍正下旨恢複聖祖大阿哥爵位,子孫可降級世襲。同日,雍正下旨封理密親王為和碩理密親王,子孫可降級世襲。五月十六日,雍正下旨封聖祖第三子允祉誠郡王晉為誠親王。

雍正五年二月十一,醇親王弘昢的嫡福晉誕下醇親王的嫡長子和嫡長女。六日後,睿親王弘晙的嫡福晉誕下嫡長子。五月十一日,固倫惠敬公主大婚,下嫁於呐喇氏·星德。六月初五,固倫和敬公主誕下一對雙生子。

七月十一日,仁憲太皇太後博爾濟吉特氏斃逝,走完了她平淡且傳奇的一生。八月初七,葬孝陵之東,稱孝東陵,祔太廟,加諡,諡號為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聖章皇後;徽號為:仁憲太皇太後。

雍正七年十一月十九日,鑲親王弘晧於宮外親王府邸大婚,嫡福晉為瓜爾佳氏。十一月二十九日,烏拉那拉·費揚古離世。同日,雍正降旨推恩,賜禦書榜額,還賜了一等公。十二月十八日,覺羅氏夫人因喪夫之痛,臥於病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