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衛生間設計(一)(3 / 3)

住宅衛生空間的功能中還有洗衣、清潔衛生等,因此洗衣空間、清潔空間等功能空間便組成了衛生空間的家務空間部分。

此外,由於住宅衛生空間功能的發展,健身、娛樂、桑拿浴等活動也開始進入住宅的衛生空間。這些傳統功能以外的、新的功能空間,便組成了住宅衛生空間的擴展空間。

(二)住宅衛生空間的使用要求

住宅衛生空間的設計是由其使用功能及空間特性所決定的,應滿足以下使用要求:

1.空間尺度要求一一要有充裕的活動空間,如浴室、廁所內衛生行為的活動空間;洗衣空間內足夠的操作空間等。此外,設備、設施等的設計及安排應符合人體尺度的要求。

2.私密性要求一一廁所、浴室等空間應滿足私密性的要求,需組織過渡空間,避免向餐廳或起居室、客廳等直接開門;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密切其與臥室的關係。

3.清潔性要求——衛生潔具等設備、設施的材料及設置應便於清潔,易於打掃;有良好的通風換氣條件和設備;有充足的收存空間。

4.安全性要求——防止碰傷、滑倒,如地麵材料應防滑,設備轉角應圓滑,設置扶手等,。以保證老人、兒童的安全使用。

5.便利性要求一一空間及設備、設施等的設計、安排應符合衛生行為模式,以方便居住者的使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術的進步,衛生空間已開始追求更為舒適的設施功能,如操作自動化,對室溫、水溫、水量等的調節、控製,便後衝洗、自動幹燥、電子除臭等。

愉悅性需求——隨著對住宅衛生空間認識的深化,人們在滿足生理需求的基礎上開始注重心理需求,因此還應考慮衛生空間功能的發展帶來的新的使用要求,如可眺望風景、接近自然,可聽音樂、看電視,進行按摩、美容及運動,使身體和精神徹底放鬆等。

住宅衛生空間的平麵布局與氣候條件、生活習慣、經濟條件、文化傳統、家庭成員的構成以及衛生設備的大小、形成等因素都有很大關係。

(一)生活習慣及氣候條件的影響

從發達國家衛生空間的布局形式上看,不同國家的住宅衛生空間具有不同的平麵布局形式。如日本一般把浴室單獨設置,而不與廁所合並。這主要是因為日本人習慣每天洗澡、泡澡,使用浴室時間較長,一般一個人使用時間在20-40分鍾左右。此外日本人把浴室作為解除疲勞、休息養神的場所,對浴室的氣氛和清潔度要求較高。如果將便器放在浴室,一是有人洗澡時其他人上廁所不方便,二是心理上有抵觸感,認為不清潔。而歐美人強調浴室接近臥室,以便睡前人浴和清早淋浴,因此在布局上衛生間多采用兼用型,幾件潔具合在一個空間內,家庭結構複雜時則多設幾套衛生間。這從一個側麵反映了歐美人重視個人生活的私密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我國南北方的氣候差異很大,因此使用衛生間的習慣及對衛生空間的要求等都有較大的差異。例如南方地區希望住宅衛生間設明窗,以便迅速排除潮氣、保持衛生間的幹燥;而北方地區的冬季比較寒冷、幹燥,不帶明窗的暗衛生間保溫效果好,洗浴後的濕氣還可增加室內的濕度,因此被普遍接受。

另外,由於氣候條件的差異,南北地區有著不同的洗浴習慣。南方地區習慣衝涼,特別是夏季,每天要洗,甚至一天要衝幾次,但多數是簡單的淋浴;而北方地區的冬季寒冷,洗浴的次數比南方地區少,但每次的時間相對較長,使用浴盆的也較多。

(二)經濟條件和文化傳統的影響

經濟發達地區,對衛生空間的要求較高,希望衛生空間比較大,功能分區明確,使用更為方便。如將洗臉化妝的空間、更衣的空間等獨立出來。

而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住宅衛生間相對狹小,設施較為簡陋,有些缺水地區還希望能將洗浴、洗衣用水重複利用。

(三)家庭成員的人數及家庭結構的影響

不同的家庭成員人數及組成,對住宅衛生空間的平麵設計都有較大的影響。

一方麵,當家庭成員的人數較多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將衛生空間進行適當的分隔,減少不同功能之間的使用衝突,完全可以采用雙衛生間或多衛生間的設計,以避免使用中的矛盾,保證衛生空間的私密性。

另一方麵,對於不同的使用者,其對衛生空間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設計中應加以區別對待:

1.老人、殘疾人

使用衛生空間時很容易出現事故,必須十分重視安全問題。應在必要的位置加設扶手,取消高差,使用輪椅或需要保護者時,衛生空間應相應加大。

2.嬰幼兒

在使用廁所浴室時需有人幫助,在一段時期需要專用便盆、澡盆等器具,要考慮洗滌汙物,放置潔具的場所。使用浴室時,幼兒有被燙傷、碰傷、溺死的危險,必須注意安全設計。兒童在外麵玩沙土回來時常常弄得很髒,別墅或獨立式住宅中最好在入口處設置清洗池,以便在進入房間前清洗幹淨。

3.客人

常有親戚朋友和暫住的家庭,可考慮分出客人用的衛生間,沒有條件區分的情況,如把洗臉間、廁所獨立出來也比較利於使用。

(四)新型設備對衛生空間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各廠家研製開發及從國外進各種新型住宅衛生間設備,如淋浴盒子間、桑拿浴盒子間、氣泡按摩浴缸、多功能智能型便等。這些設備的出現是對傳統衛生空間的挑戰,對衛生空間的麵積條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五)對衛生空間認識的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於衛生空間的認識也不再停留在廁、浴空間的水平。人們意識到衛生間除了解決個人衛生問題外,還應有娛樂、休息、健身、交流感情等功能,因此住宅衛生空間的麵積也在不斷加大。目前歐美發達國家住宅中的主臥室衛生間,其麵積常與主臥室的麵積相當。

在國內,部分住戶也希望擁有更大麵積的衛生間,例如有些住戶在裝修中將其他空間改為衛生間,或將兩個小衛生間合為一個大衛生間。在1999年的住戶調查中,關於對衛生空間進行改善的最迫切的要求是希望空間更大些,這說明人們對衛生空間的認識與要求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應該得到設人員及房地產開發商的重視。

人體工程學根據人體的解剖、生理、心理等特性,了解並掌握人的活動能力及其極限,使機器設備、生活用具、工作環境、起居條件等和人體正常操作活動及生理機能、心理效應等相適應。同廚房空間一樣,住宅的衛生空間是住宅中應用人體工程學的又一典型空間。

由於住宅衛生空間集中了大量的設備,空間相對狹小,使用目的單一、明確,在研究住宅衛生空間中人與設備的關係、人的動作尺寸及範圍、人的心理感受等方麵,要求比一般空間更加細致、準確。一個好的衛生空間設計,要使人在使用中感到方便、舒適,既能使動作伸展開,又能安全方便地操作設備;既比較節省空間,又能在心理上造成一種輕鬆、寬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