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衛生間設計(二)(1 / 3)

四、住宅衛生空間的基本設備尺寸

(一)浴室空間的設備尺寸

1.浴盆的尺寸

浴室的主要設備是浴盆,浴盆的形式、大小很多,歸納起來可分下列三種:深方型、淺長型及折中型,人人浴時需要水深沒肩,這樣才可溫暖全身。因此浴盆應保證有一定的水容量,短則高深些,長則淺些。一般滿水容量在230-320毫升左右。各類型浴盆尺寸的比較。浴盆過小人在其中蜷縮著不舒適,過大則有漂浮感不穩定。

擱置式:施工方便,移換、檢修容易,適合於樓層、公寓等地麵已裝修完的情況下放人。

嵌入式:浴盆嵌入台麵裏,台麵對於放置洗浴用品、坐下稍事休息等有利,並且看上去豪華、氣派,當然占用空間較大。此外應注意出入浴盆的一邊,台子平麵寬度應限製在以內,否則跨出跨入會感到不便;或者寬至200mm以上,以坐姿進出浴盆。

半下沉式:一般是把浴盆的1/3埋入地麵下,浴盆在浴室地麵上所餘高度使衛生間的開間縮小,有利於節省空間;淺長型浴盆人能夠躺平,可使身體充分放鬆;折中型則取二者長處,既使人能把腿伸直成半躺姿態,又能節省一定的空間。根據研究,折中型浴盆的靠背斜度在105度時人感覺較為舒適。考慮人人浴時兩肘放鬆時的寬度,浴盆淨寬應大於580mm;從節約用水的角度出發可增加靠背的斜度和縮小腳部的寬度。

2.淋浴器尺寸

淋浴可以有單獨的淋浴室或在浴室裏設淋浴噴頭。歐美人的習慣一般把淋浴噴頭設在浴盆的上方,如同旋館用的形式;而日本則設在浴盆外專門的衝洗場上,在進入浴盆浸泡之前先在外麵淋浴、洗發。淋浴噴頭及開關的高度主要與人體的高度及伸手操作等因素有關。為適合成人、兒童以及站姿、坐姿等不同情況,淋浴噴頭的高度應能上下調節,至少可懸掛於兩個高度。淋浴開關與盆浴開關合二為一時,應考慮設在下盆浴和站立淋浴時手均可方便夠著的地。

(二)廁所的設備尺寸

1.坐便器尺寸

坐便器使用起來穩定、省力,與蹲便器相比,在家庭使用場合已成為主流。坐便器的高度對排便時的舒適程度影響很大,常用尺寸在350-380mm左右。坐便器的坐圈大小和形狀也很重要,中間開洞的大小、坐圈斷麵的曲線等必須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坐便器和坐圈的一般尺寸。手紙盒的位置設在便器的前方或側方,以伸手能方便夠到為準,高度一般在距地500-之處。水平扶手高度通常距地老人、殘疾人用的豎向扶手設置在距便器先端2000mm左右的前方。自動操作控製盤距地高800mm左右。

2.蹲便器的尺寸

使用蹲便器時,腿和腳部的肌肉受力很大,時間稍長會感到累和腿腳發麻,而且蹲上蹲下對一些病人和老人來說很吃力,甚至有危險。但蹲著的姿勢被認為最有利於通便,男女蹲著時兩腳位置有一定差別,女性由於習慣和衣服的限製,兩腳要比男性靠攏些。兼顧二者的關係,蹲便器的寬度一般在270-295mm。

3.洗手池的尺寸

從衛生要求出發,便後應該洗手。現代衛生空間中為了使用方便常把洗臉池或洗臉化妝台從廁所中分離出來,因此獨立式廁所中需要另設置一個小型的洗手池。因洗手池的功能單純,造型較為自由,形體也可小些,一般池口的尺寸為:橫向300mm,進深2200mm左右。也可做得更小些,例如利用角部和低水箱的上部設洗手池等,以節約空間和用水量,由於洗手時人不必俯身,所以一般洗手池可比洗臉池的高度高一些,距地7600mm或更高一點。洗手時所需的空間大小一般為:前後600mm,左右500mm。毛巾掛鉤距地1200mm左右為適,並應盡量設在水地近旁,以免濕手帶水弄濕地麵。

(三)洗臉化妝室的設備尺寸

1.洗臉池、洗發池及化妝台的尺寸

洗臉池的高度是以人站立、彎腰雙臂屈肘平伸時的高度來確定的。男女之間有一定差別,一般以女子為標準。洗臉池高時,洗臉時水會順著手臂流下來,弄濕衣袖。太低則使彎腰過度。由於現代的洗臉間設備^數已由單個的洗臉池改變成了帶有台板的洗臉化妝台,因此其高度還要兼顧坐著化妝和洗發等要求。一般洗臉池和化妝台的上沿高度在720mm左右。我國北方人體平均身高較高的地區其高度可提高到800mm以上。洗臉時所需動作空間為820mm出洗臉時彎腰動作較大,前方應留出充分的空間,與鏡或壁的距離至少在450mm以上,所以一般水池部分的進深較大,化妝台部分則可相應窄些。洗臉池左右離牆太近時,手臂動作會感到局促,洗臉池的中心線至牆的距離應保證在375mm以上。

新型的洗臉化妝設備,把水池和貯存櫃結合起來,形成洗臉化妝組合櫃,櫃體的進深與高度基本一定,麵寬上比較自由。麵寬較大時可設兩個水池,例如一個洗臉池、一個洗發池,兩水池之間應保證一定距離,中心線間距在800mm以上。

洗衣機、清洗池的尺寸洗衣機分雙缸半自動和單缸全自動兩類,尺寸大小各個廠家有所不同,但其發展方向是趨於小型化,近年來還出現了扁寬型及洗少量衣物的兒童型洗衣機。幹燥機置於洗衣機上時較為節省空間,也可置於一旁。幹燥機與洗衣機上下組合時,一定要考慮洗衣機操作時的必要空間,防止上方碰頭,並要保證幹燥機產生的熱量能夠散發出去,新的家電產品中也有幹燥機和洗衣機合二為一的,。一般洗衣機置於洗臉間的布局很多,南方常設在陽台上。注意必須設計好專用給排水、電源插座等。清洗池在家庭生活中是很需要的設備,使用洗衣機前的局部搓洗、刷鞋、洗抹布等,都希望有一水池與洗臉池區別開來。清洗池一般深一些,以便放下一塊搓衣板或水桶,旁邊若帶平台,將利於順手放置東西,是較為理想的設計。

五、住宅衛生空間的基本布局形式

住宅衛生空間的平麵布鳥上有多種形式,例如有把幾件衛生設備組織在一個空間中的,也有分置在幾個小空間中的。歸結起來可分為集中型、分設型和前室型三種形式。

(一)分設型

分設型衛生間即將衛生空間中的廁所、浴室、洗漱化妝間和洗衣間等各自單獨設置。

這種平麵形式的特點是各空間可同時使用,特別是在使用的高峰期可減少彼此之間的幹擾,各空間功能明確,使用起來方便、舒適。但由於各空間之間無法彼此借用,故其占用的空間較多,建造成本也相對較高。因此在目前我國城市單元住宅麵積標準不高的情況下較少使用。

(二)集中型

集中型衛生間是將衛生空間的各種功能集中在一起,即把洗臉盆、浴缸、便器等衛生設備布置在同一空間內。

這種平麵形式節省空間,管線等布置簡單,比較經濟。但當一個人占用衛生間時,會影響家庭的其他成員使用,因此不適合人口多的家庭;而且當衛生間麵積較小時,很難設置儲藏等空間;另外,浴室的濕氣等會影響洗衣機的壽命,因此集中型衛生間適於在多衛生間戶型中的主臥室衛生間采用(不包含洗衣空間這種形式在我國住宅衛生間中使用較為普遍。

(三)前室型

綜合上述兩種衛生空間的平麵布局形式,將衛生空1司的基本設備根據需要,部分獨立設置,部分合為一室;且空間之間進行穿套而形成前室的布局形式稱為前室型。

這種布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複利用不同衛生行為的人體活動空間,與分設衛生空間相比,較為節省空間;同集中型衛生空間相比,其組合又比較自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衛生空間不同功能同時使用的矛盾。但由於部分衛生設備置於一室。仍存在一定的相互幹擾現象,不能徹底解決使用中的衝突。

在我國福利分房時期,由於各方麵條件的限製,一般住宅隻設一個衛生間.且多為集中型,衛生間麵積偏小,設備布置過擠,不利於使用。隨著住房分配商品化改革的進行,這一現象逐漸得到改變。《2000年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城市示範小區規劃設計導則(修改稿)》中規定“衛生間內便溺、洗浴、洗漱、洗衣等各功能應適當分離與組合,以減少使用幹擾”。近年來,我國大部分新建城市住宅的衛生空間多采用前室型平麵布局,部分麵積大、標準高的住宅還采用了分設型平麵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