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獲中學校長實名推薦上北大(3 / 3)

獲得校長的推薦,是一份喜悅,更是一份責任。它不僅是對我高中學習生活的肯定,更是助我夢想騰飛的一個新的開始。備戰北大麵試,積極衝刺高考,前進路上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我。我將會戒驕戒躁,勇敢地迎接這些考驗,克服困難,朝著自己更遠的目標和夢想前進。同時我相信,這裏一定會湧現出更多優秀的同學、更多高素質的現代人!在附中這個大舞台上更好地鍛煉自己的能力,展現自身的才華;通過附中這個大舞台,用自己的努力與奮鬥,為母校再創輝煌,讓自己夢想騰飛!

華附其他學生如何看待這件事呢?有一名高三男生告訴記者“推薦出來的學生都是全年級的風雲人物,大家都很熟悉”,而且,絕對不會出現被推薦的學生是校長的親戚這種情況。

北大的做法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爭議。有人認為,北大雖然提出希望中學校長推薦那些“綜合素質全麵、學科成績突出、誌向遠大、具備發展潛能、社會責任感強的高中畢業生”,但實質上,其目標還是搶奪高分生源,是一種“掐尖”行動。人們發現,這一次通過校長實名推薦製所推舉出來的學生,大多數都是不僅成績優異,而且綜合素質很全麵,而不是有些人預料中的偏才、怪才。因為獲得推薦資格的學校都是各地最優秀的學校,學生都是經過各種考試以高分進去的,所以基本上也不會有人們想象中的偏才、怪才。這其實也反映出高校想要招的拔尖人才和中學進行的素質教育還是有不能對接的尷尬。而且北大招生辦負責人在一開始就明確地說,他們要招的是綜合素質更加全麵、學科特長更加突出的學生。他還說,由校長推薦製所推薦的學生可以免於考試,這實際上是為了逐步影響乃至改變“一考定終身”的現狀。中學校長更了解在中學階段各方麵都優秀或有特長的學生,如果沒有校長推薦,他們在自主招生筆試時一旦失手,就失去了進入北大的機會,校長推薦製就是希望給予這些優秀的學生更多的機會。

有些人認為被校長推薦的學生大多本身已經具有了保送的資格,再得到推薦意義不大。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在高考選拔的體製下,分數幾乎是唯一的條件,不要說考試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導致某些優秀的學生因為各種因素而失手,而且即使是高考獲得高分也不一定能夠進入最適合他們的學校和專業。特別是像昊昊這種專業目標和誌向都很明確的學生,高考的風險也是不小的。校長實名推薦製就是一個更為保險的做法,讓這些有專長的學生能盡早地有著落。在昊昊的班上,除了校長推薦的三個人外,還有兩位學生因為進入了奧數全國集訓隊而提前與北大簽了約,有一位學生還因為獲得“明天小小科學家”全國一等獎而在頒獎之日就與北大簽了約。

北大希望通過“校長實名推薦製”的探索,使中學和學生能夠把精力從被動地應付考試逐步轉化為主動地培養素質,從而逐步影響乃至改變高考“一考定終身”的現狀,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我們都知道高考作為一次考試,是有相當大的偶然性的,不要說每年的考試形式和內容不斷在變,評分標準和改卷過程中也有很多偶然因素,很多“狀元”都說自己是“撞元”。平時大家公認優秀的學生並不一定都能夠取得高考的好成績。這些在學科方麵有特長的苗子能夠提前獲得高校的預訂也不是什麼壞事吧。這一方麵有助於這些優秀的學生脫穎而出,另一方麵,也是進行人才多元評價的有益嚐試。對於高校願意在高考之外探索更多的渠道選拔人才的做法,我們應當予以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