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111:32:54)
現在的天才都是怎麼回事啊?不是不需要讀書就是讀了2000本書,好像現在的狀元超標,都是特長和加分鬧的。國學要是也算特長該加多少分?有點像我們在新聞裏表揚哪個領導幹部沒有收禮,還是哪個景點的門票沒有漲價,這些原本平常的事倒都成了新聞。
國學也成了能被說成織毛衣的傻事?我那日看到一張唐卡,是臧秀的,據說隻有幾個藏區老太太會這種針法,所以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成為孤品。嗬嗬……那些蒙學教育的典章該是古時幾歲的孩子們學的吧?弄到現在都屬於特長了?還有那些退化了的漢字,不然現當代的玄幻都要去抄日本的動畫,中國元素都是刻意加進去的吧?有點《功夫熊貓》的意味,秘密就是沒有秘密……
國學怎麼成了現代人的噱頭?聊聊孔孟、引用幾句古語就是有文化了?現在泛濫的文化特點除了沒頭沒尾就是貴族情節嚴重,嚴重的貴族情節已經把劇中人物包括現實人們的氣質和風貌都改變了。國學一定也是可以被劃歸於“貴”的一個重要籌碼吧!文化在人們的血液裏,好像這個“貴”與“不貴”的問題絕對不是一日之間就能解決的。撥弄兩下子古琴、寫兩筆毛筆字就是懂國學了?
中國的學生會考試是世界聞名的,特長也是“大人們”會設計考試的一種借口嗎?中國的孩子學習鋼琴是為了參加級別考試的,參加了級別考試就說明這算是得到了特長的認證了。我們的大師和神人天才何其多?隻不過是蔓延到了國學這個相對冷門的領域而已,現在都是什麼人能學國學?私塾、企業家班和大人物們啊!嘿嘿……終於輪到衛冕狀元們了。
我們長江裏的毒魚毒性是不夠的,不至於造成“環境激素”呢,我們的國學熱度也是不夠的,什麼時候像學鋼琴一樣有了國學考級的時候,國學就真的成了一個人人都去學的特長了。到了那時候,跟現在的琴行一樣,學一個小時的國學可以收個百八十元的,在這一個小時之內,你也可以去背上幾句“之乎者也”的話,雖然其實你也不知道它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哈哈……
守貞教育——環境激素下催生的道德激素(2010-09-0116:32:37)
摘自鄭州日報:從今年秋季新學年起,《今生無悔》,一本源自國外的品格培養教材,其理念和內容將逐漸滲透到雲南省中學(含中職學校)和大學的“三生教育”必修課程中。在當前這樣一個崇尚自由權利和開放包容的大時代,思想是禁錮不住的,欲望同樣也禁錮不住,提倡禁欲與禁錮思想一樣可怕——婚前無“性”便是“貞”嗎?而且筆者想問的是“貞”在何處?隻是沒有“nice in”還是沒有“nice on”嗬嗬,在這裏用兩句高夫術語倒是不錯。如果隻“貞”在一個科學鑒定,那這個講科學的貞節牌坊是不是要和畢業證書一起發放?我想起自己在《琥珀》裏所想要表現的一種新的男女關係問題:琥珀因為當了小兵應該是沒有接受過這種“三生教育”的無知杯具,而張偉軍是一個懂得克製和見好就收的一方官員,他知道自己患有功能性障礙,在他的心底裏,自始至終認為自己和琥珀沒有發生過什麼關係,而對於一個感情超越年齡、精神超越現實的年輕女性而言,很多的表達對於她來說往往是超越了一個“in”和“on”的,琥珀的男友吳一凡就是典型的完美主義成功男性的代表,他先是誤解了琥珀,但當他在愛情麵前說服自己去接受琥珀的曾經和一切不良過往的時候,他意外地發現了琥珀的“貞潔”而琥珀告訴他,有一種感情不是愛與不愛的問題,而是不能忘記……我將這一段畸形的感情放在SARS期間,也算是一個對人性麵臨災難的脆弱表達。
這個“三生教育”當然必要,但這個“守貞”的問題好像太動物化、簡單化了吧?相對於兩性來說這無疑是一劑道德激素,隻是這樣的激素,在使用和吸收的計量上根本無法量化。嘿嘿,剛剛我在跟我一個做整形醫生的女友通電話,我笑說,你的處女膜手術馬上又要生意興隆了,搞不好,沒有這個拿不到畢業證書才有意思啊!真是矯枉過正,原因隻是艾滋的傳播和健康的因素嗎?難道生理需要健康,心理就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