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3023:36:54)
現在的演員都很有官員的派頭吖,好像那些很有戲劇天才的官員們都很擅長表演呢。嘿嘿!我常說勸說是這世界最沒有用的幫助,而道歉,如果沒有誠意的話,就不必再為了道歉的方式和態度再去道歉了。
勸說無非有兩個作用:一主要是希望被勸者按其原先設定的方式前行,二是在心理上給當事者以安慰(也就是給個台階下唄)。道歉就更高妙了,《負荊請罪》不是已經從語文課本中被替換了嗎?從感情角度上來說,有了默契的雙方,行動就是最可行的道歉方式,包括一些有誠意的眼淚和補償;而從外交和政治的角度上來說,道歉往往意味著的是表象的讓步和手段,說一句“對不起”其實真的很方便,但被傷害的尊嚴和構成的不良結果就在三個字裏煙消雲散了嗎?“對不起”其實有點像“我愛你”,在某些場景下說起來挺方便的,不見得多麼神聖和感人啊……
這可真是個戲劇泛濫的時代,表演藝術被生活化政治化的親民。成龍大哥很有點施瓦辛格的追求了,演員其實很適合做官的,因為這原本就是官員該具備的職業道德?哈哈!八麵玲瓏的話句句都開著口呢,你說哪裏錯了?上要“拍”下要“哄”你說不會演能當成多大的官?
勸說與道歉就像是官員與演員兩個表麵不相幹的人或者職業,它們這樣或者那樣的聯係就來自於生活的“戲劇性”,在這個戲劇時代,這兩個角色是最該受到關注和讚許的呀,事實上他們也真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的勸說和道歉……論據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這個讓我們為之歡呼和沮喪、振奮和萎靡、激動和沉默的每一天。
戲劇性的兩個基本要素就是台詞和假定性,而其關鍵詞是什麼?“衝突”。嗬嗬嗬,戲劇中的人物相互影響相互較量,還有更加重要的升華是什麼?“抒情性”。哈哈哈,太絕了,小女子都無話了!(我想問為什麼明明沒在知己的位置上卻有這麼多共鳴?嘿嘿!)勸說與道歉又何嚐不是一個規避與逃匿者的可笑妝容,讓生活和生命的真實就此漸漸隱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