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實驗31 果蔬中丙二醛含量的測定(1 / 1)

目的要求

了解脂質過氧化作用對果蔬生理代謝的影響,學習果蔬組織中丙二醛含量的測定方法。

基本原理

果蔬組織在後熟衰老過程中,遭受病害、冷害或其他傷害等逆境脅迫時,細胞中產生的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和羥基自由基,能誘導膜脂中不飽和脂肪酸發生過氧化作用,產生脂質自由基。脂質自由基可進一步誘發膜脂的過氧化作用,導致細胞膜透性增加,細胞受到損傷或死亡。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膜脂過氧化作用的主要產物之一,通常利用它的含量作為脂質過氧化指標,反映細胞膜脂過氧化的程度。MDA可以與蛋白質、核酸反應,改變這些大分子的構型,或使之產生交聯反應,從而喪失生物功能。MDA還可以使纖維素分子間的橋鍵鬆弛,或抑製蛋白質的合成。因此,MDA的積累能對果蔬細胞質膜和細胞器造成一定的傷害。

在高溫、酸性條件下,MDA能與硫代巴比妥酸(TBA)發生反應形成紅棕色的三甲基複合物(3,5,5-三甲基惡唑-2,4-二酮),該複合物在波長532nm處有最大光吸收。然而,果蔬組織中存在的可溶性糖類物質對MDA-TBA反應有幹擾作用。糖與TBA顯色反應產物的最大吸收波長在450nm,在532nm處也有光吸收。

材料、儀器及試劑

(一)材料

黃瓜、香菜等。

(二)儀器及用具

研缽、試管、移液器、恒溫水浴鍋、離心機、分光光度計、電子天平、離心管。

(三)試劑

1.100g/L三氯乙酸(TCA)溶液

稱取10g三氯乙酸,用蒸餾水溶解、稀釋至100mL。

2.6.7g/L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

稱取0.67g硫代巴比妥酸,用100mL 0.05mol/L NaOH溶液溶解。

實驗步驟

稱取1.0g果蔬樣品,加入5.0mL 100g/L TCA溶液,研磨勻漿後,於4℃、10000×g離心20min,收集上清液,低溫保存備用。

取2.0mL上清液(對照空白管中加入2.0mL 100g/L TCA溶液代替提取液),加入2.0mL 0.67% TBA,混合後在沸水浴中煮沸20min,取出冷卻後再離心一次。分別測定上清液在450nm、532nm和600nm波長處的吸光度值。重複三次。

實驗結果與計算

1.測定數據記錄

2.計算結果

根據溶液吸光度值,按照前麵的公式計算出反應混合液中丙二醛含量,再按照下式計算出每克果蔬樣品(鮮重)中丙二醛的含量,以μmol/g mF表示。

注意事項

(1)在測定可溶性糖含量較高果蔬組織中的丙二醛時,測定結果容易受到糖的影響,測定結果甚至出現負值。因此,在具體測定時,需要進行預實驗,確定適宜的條件。

(2)測定過程中,需在同一台分光光度計上分別在波長450nm、532nm和600nm處進行測定。

思考題

如果在測定過程中發現計算的結果為負數,試分析這種現象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