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我們為什麼要學曆史(2 / 2)

(三)要想做一個偉大的成功者,也不可不學曆史。為曆史上的人物,如華盛頓、牛頓等可以為我們的模範的,實在不少。不過我們最要注意的就是莫要蹈他人的覆轍。我們很相信袁世凱的聰明能力都不在華盛頓之下,何以華氏能夠造美國,而袁氏不但不能興中國,反令中國的前途日進於危險的地步呢?這個緣故,就是因公私的觀念不同,所以他們的結果也各異。諸君讀了曆史以後,將來若達到袁世凱的地位,當要學華盛頓公忠為國的胸懷,切莫再蹈袁氏的覆轍啊!

除以上三條是講曆史的功用外,還有四條,我們學曆史也不可不注意的:

(一)要注意原人時代的曆史。為什麼呢?因為人類生活的進化及變遷,都發軔於原人時代。而且內容又比較的簡單,使初學的人有路可尋,不致有歧路亡羊之虞,但是最要緊的,必須注意它的變遷狀況,隻記事實是無益的。

(二)要注意實業史。從前的人,但講政治史,對實業史絕不注意。不知實業史關係於我們人類的生活,比較政治史要密切得多。我們知道人類生活的要素,就是衣、食、住,而衣、食、住三者,又無一不與實業有關係。如瓦特發明的汽機,牛頓發見的引力,以及現在的恩斯坦發明的相對論,總之他們發明的結果,不僅有關於人類的衣、食、住,就是世界的文化也要受莫大的影響。我說這話,或者諸君有點懷疑,其實是一點不錯的。我們知道傳播文化的利器,就是交通上的火車、汽船。假使沒有瓦特發明汽機,不說現在的南京沒有這般文明,恐怕中西文化的溝通也沒有這樣快吧!照這樣看來,實業史與我們常人的生活既如是密切,那麼我們研究曆史的,豈可不格外注意嗎?

(三)要注意思想史。大凡一個國家,有一國家的思想;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思想,思想的程序,是隨時間、空間而變遷的。我們單拿國家的思想不同一點說罷。例如歐美人民的思想都以為社會是人民公有的社會,國家是人民公有的國家;人人對於社會、國家都應負有一種責任和義務,所以社會上沒有廢事,而國基亦因之日增鞏固。我們中國人則不然,莫說對於社會事業毫不關心,就是國家的存亡也如秦人視越人的肥瘠,以為不幹我事。現在稍清潔的人,不是束身自好,遁跡園林,即是敬謝不敏,高臥東山。一國的人民都抱這種不負責任的思想,試問國家社會還有進步麼?思想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基礎,所以我們學曆史,也不可不注意這一點。

(四)要注意名人的傳記。我上麵已講過,要想做成功者,須向曆史中去尋求好人物來為我們的模範,不過我們要曉得天下事無大小,斷沒有不經過一種困難而能成功的,試看曆史上大英雄大豪傑,以及一般大科學家、大政治家,哪一個不是艱苦卓越從困難當中打出來的,中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無堅忍的毅力,每遇困難,便垂頭喪氣,萬事都灰心了。這樣畏難苟安的人,還有成功的希望嗎?拿破侖說:“字典中無‘難’字,惟愚人腦中則有之。”我今換句話說:“天下無易事,惟看人的毅力如何耳。”所以我們讀傳記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一個人一生的辛苦艱難,可以借此增加我們的毅力,以後遇有困難或失敗的事,也不致沮喪失望了。

歸納起來說,曆史是與人類生活處處都有關係的,學曆史的人,不但要知道它的功用,還要注意以上所講的四點,把它首尾聯絡貫串起來,那麼對於曆史總算有個具體的觀念。若是割斷了,那就成了一本流水賬,還有曆史上絲毫的價值麼?

(《學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