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迷上網吧的藍導(2 / 3)

一股涼絲絲的帶著一點甜味的液體像條小溪似地直向我的嗓子眼兒裏流。我說藍導我一會再喝不行嗎?我現在有一點困了。藍導聽完了我的話,立馬興奮起來,真靈呀,真靈呀。這個營養液就是治失眠的。這才是立竿見影。

什麼呀,我差點一笑把嘴裏的那條“小蟲”全吐出來。我說,昨晚上我看電視裏的球賽,看到了半夜十二點多才睡覺。

我問藍依和,你是不是又有什麼事求我?誰家又辦喪事請你吹笛子,這回你演奏什麼?

藍依和說,我再遇見那樣的事,不能吹《今天是個好日子了》,我吹個《何日君再來》怎麼樣?

說起藍依和吹笛子的故事太多了,他最拿手的一個曲目叫《揚鞭催馬運糧忙》,好幾次班裏開聯歡會,他都表演這個節目。報幕的人是何水仙,何水仙是這樣報幕的,下一個節目:獨子笛奏《揚鞭催馬運糧忙》,大夥就笑。何水仙假裝一吐舌頭又重新走上前來,說錯啦,下一個節目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運流氓》。沒等演出呢,聯歡會的氣氛活躍起來了。在我們班裏,說起搞笑的事來,個個都是高手。還是說演出報幕的事,那天藍依和說,我來給大家報幕。下一個節目,男聲獨唱——水車,演唱者鐵拐李。說完後又重新上台,說,報錯啦,下一個節目是男聲獨唱——水牛。

我不能再等啦,我走上前去,還得自己重新報一下幕,我說我給大家演唱一首歌,這隻歌的名字叫——水手。

告訴你,何水仙和藍依和他們都是“故意犯罪”。呂曉可在小學四年級當班幹部時,曾經堅決反對我們這種“不正經”的行為,現在對我們寬鬆多了,人,都在變。

我們的同學都喜歡故意把一些大家熟悉的話語顛倒來說,把原來的正確的詞意破壞掉。我們就覺得這樣才有意思,有意思的事情誰也攔不住我們。比如,我們就喜歡誇一個人有“造紙”,是造紙廠的,就是不讀“造詣”,我們喜歡說黑(黔)驢技窮,露出了破腚(綻),台(貽)笑了大方,真是出出(咄咄)怪事!把“采蘑菇的小姑娘”說成“采姑娘的小蘑菇”。

還是說藍依和,我觀察他多少年了,他曾經有一段時間特喜歡讀課外書,碰到一本他喜歡的書,他喜歡得一塌糊塗,他曾迷上一段梁羽生和金庸,讀完後真是立竿見影。在學校操場邊的白樺樹裏,天天放學後,拿著棍子一會兒練習猴子望月,一會兒來個螳螂擋車,後來他又喜歡上了不起劉德華和刀郞幾個歌星,脖子上天天挎著個mp3,走路都晃著腦袋聽他們的音樂。他在很短的時間裏,就掌握了這幾位歌星的全部檔案資料,包括他們哪年哪月出生,屬什麼星座,都有什麼個人愛好,哪個怕老鼠,哪個怕臭蟲,哪個上廁所愛看什麼書……班裏還有一些同學也有和藍依和一樣的興趣的,但鑽研的程度和成果都不如我們的藍導。

還可以告訴你的是,像我們幾個好哥們會的這些滿腹經綸,學校一門也不考,我們都有一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遺憾呀。

最讓我頭疼的是藍依和有一段時間,不知怎麼喜歡上了看電影,我說他看電影我頭疼是有原因的:這個大仙每次看電影都要拽上我,我跟著這個藍導跑了兩次電影院就發現了一個問題,他喜歡看的電影在電影院的門前可都有塊牌子,牌上寫著四個挺大的字“少兒不宜”,再往下我就不說了,你藍依和總看這樣的片子,你還怎麼提高學習成績。你有這時間還不如在家裏寫幾個小品的劇本呢,或者你像人家韓寒和郭敬明似地寫出幾本《三重門》什麼的小說。這時藍依和還小聲地和我嘟嚷著,我寫就寫“八重門”,比韓寒多五重。我對他說,我下次是堅決不來陪你看電影了,咱小學生屬於少兒啊,網吧是不許進的,香煙是不能買的。咱還有功課還有作業沒寫完呢,要來還是你自己來吧。

藍依和自有他的理論,他說,一個人看有什麼意思,看完了咱得討論討論,交流交流。他瞪著挺大的眼睛對我說,我一直認為從小學三年到六年級咱們的關係夠鐵的了,我的小品本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讓你演,還請你們吃西餐,你從來不想著請一請我。就憑著這樣的關係,你就忍心讓我一個人冷冷清清地坐電影院裏的冷板凳?

我說,誰讓你上電影院院坐冷板凳了,你不去不就結了,都是你自己願意,你要是有心思就好好抓一下你的學習,把成績搞上去。

說到學習的成績,藍依和一下子話多了起來。他是一個從來不認為考分才是衡量一個人成績的標尺。哎,他的這個觀點還居然得到了我們的孫愛妮老師的讚同。孫老師就曾就這個話題在班裏發表意見,說藍依和的觀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