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3 / 3)

每年過年,餘淑芬都要給孩子們做一雙新鞋。唐葦總是頭一份兒的,接著是唐盈娣的,然後輪到唐茉和唐芙,最後才給唐蓮做。有時候布料不夠,或是餘淑芬偷懶,便有意無意地“忘記”了唐蓮。唐蓮偶爾提起,餘淑芬也是振振有辭:“你穿鞋子太費了,給你做新鞋浪費,你大姐穿小的給你穿吧。”

於是有好幾年,唐蓮隻得光腳穿著唐盈娣淘汰下來的舊鞋子過冬。

雖然一直吃不飽,唐蓮的個頭卻是幾個姐妹裏最高的,這一點大約是像唐書正。穿舊了的鞋子磨損得厲害,鞋麵上還出現了破洞,這倒是其次,關鍵是唐蓮穿著太過擠腳。

一年嚴冬,唐蓮沿著河邊的小路去上學,她仍舊穿著擠腳的破鞋子,雙腳從一開始凍得生疼,到慢慢麻木,最後沒了知覺。河邊一戶人家的窗台下扔著著一雙已經看不出顏色的舊布鞋。雖然很髒,但沒有破損,大概是這家女主人下地幹活時穿的鞋子。唐蓮的目光像是生了根一樣,長在了那雙鞋子上。一步三回頭地走出了一段路,終於還是抵不住心中對溫暖的向往,折了回去一把將鞋子揣在懷中,繼續往前走了一段路後才敢將鞋子換上。之後有大半年的時間,唐蓮上學都繞著路,避開了那戶人家。

一雙鞋子帶來的溫暖有限,可那個冬天卻成了唐蓮心中最不堪的回憶,被唐蓮連同那個冰冷的童年一起深埋在了心底。

與灶棚僅有一牆之隔的小屋裏,宋元玉沉默地踩著縫紉機,全神貫注地盯著手下的布料,但唐書正父女的對話都一字不落的鑽進了他的耳朵。他不自覺地豎起耳朵,想要知道唐蓮究竟會不會同意和那個老師見麵。過了好一會兒,他自嘲地笑了笑,這和他又有什麼關係呢?

他與唐蓮算不上熟識,見麵不過是點個頭,但他閑下來的時候總忍不住會從窗口悄悄地觀察她。他遠遠地看著她忙碌,一頭齊腰長發被綁成一條粗辮子甩在身後,一米七的個頭卻瘦得隻能穿小碼的衣裳。她總是沉默不多話,眼神溫柔,但緊緊抿著的嘴唇卻讓她看上去有些倔強。宋元玉覺得,這樣的姑娘,怕是一般的人都配不上她。

二姐宋慧芳掀開正屋的紗門,朝宋元玉的裁縫鋪子喊道:“元玉!元玉!快來吃飯了!”

大姐宋慧芬自己包了些餃子送來。大姐夫洪大民經常出差,兩個孩子又各自上學,大姐一個人在家總覺得孤單。人一旦孤獨久了,連吃飯也沒了胃口。因為住的不算遠,宋慧芬便時常做些吃食帶過來,大家湊在一起倒也熱鬧。對於烹飪,宋慧芬總是很在行。

“來了!”宋元玉放下手上的活,朝正屋走去。

那一頭,宋慧芬已經把碗筷擺上了。家裏屋子多,人口卻少,二姐夫覃久白就將靠西的兩間屋子租了出去。宋家老兩口不願唯一的兒子困死在貧窮的江北老家,讓宋慧芬幫忙多照顧照顧弟弟,宋慧芬便將宋元玉從江對岸接了過來,留了一間小屋給他開裁縫店。

正屋裏歡聲笑語,一幅熱鬧景象,唐蓮正看得入神,有客人喊:“來碗餛飩!多放蝦米和蔥花!”唐蓮忙應道:“馬上就好!”轉頭悄悄抿去了眼底的豔羨之情。

在她的記憶裏,除了每年的大年三十,家裏從來沒有像這樣熱熱鬧鬧地吃上一頓飯。對於這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家庭來說,能夠每天有點東西吃已經實屬不易。難得有些葷腥,好麵子的唐書正總要招呼些人到家裏來做客,這個時候,孩子們都是不被允許上桌的,唯有眼巴巴地在一旁看著,等到客人們吃完,盤子裏也幾乎沒了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