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人們亂伐森林、濫墾草原,以及環境汙染,造成了野生動植物棲息地或生長地的喪失和生活環境的惡化,再加上人們濫捕濫獵野生動物,使世界上許多種野生動植物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
國際保護自然聯盟1996年發表的瀕危物種《紅色警報名單》顯示,世界現存4500種哺乳動物中,麵臨絕種的已占24%,而現存約9500種鳥類中,有12%即將滅絕。在已知的大約1萬種木本植物中,瀕臨絕種的約占60%,其中1000種左右危在旦夕;每24小時就有150~200種生物物種永遠離別地球。據資料表明,目前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100萬倍。中國是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但是,中國的生物多樣性正麵臨嚴重的威脅。被子植物中,瀕危種有1000種,極危種28種;裸子植物瀕危種63種,極危種14種,已有1種滅絕;脊椎動物受威脅的有433種。
如影隨形——到處蔓延的白色汙染
伴隨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生活正向便利化、衛生化發展。順應這種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飯盒、塑料袋等開始頻繁地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這些包裝材料在使用後往往被隨手丟棄,造成“白色汙染”,成為極大的環境問題。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風景旅遊區、水體、道路兩側,不僅影響景觀,造成“視覺汙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例如: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增塑劑和添加劑的滲出會導致地下水汙染;混入城市垃圾一同焚燒會產生有害氣體,汙染空氣,損害人體健康;填埋處理將會長期占用土地等。
魔高一丈——日益膨脹的城市垃圾
人類自誕生以來,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生存的環境和空間,人的健康受著各種各樣環境和大氣因素的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城市日益膨脹及人口高度集中,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生產生活廢棄物的排放大大增加。目前我國已有二百多座城市被垃圾包圍,垃圾包圍城市,汙染和破壞環境的問題日益嚴重。迄今為止,世界各國處理垃圾均采用填埋和焚燒等方法。填埋既占用土地,又汙染環境和地下水源;焚燒不但汙染空氣,也同樣汙染環境。因此,世界各國對垃圾處理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世上沒有真正的垃圾,隻有放錯地方的資源。如何有效地控製、利用和處理垃圾,是人類向21世紀的挑戰。我國人口基數大,環境質量差,相當多的城市和地區,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狀況仍沒有得到改變,有的甚至還在加劇。因此,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仍相當艱巨。
“宇宙棄兒”——太空垃圾
簡單來說,太空垃圾就是在人類探索宇宙的過程中,被有意無意地遺棄在宇宙空間的各種殘骸和廢物。
據統計,目前已經有約3000噸太空垃圾在繞地球飛奔。這其中大約有33億個直徑大於1毫米的物體,大到廢棄衛星和各類航天器的金屬部件,小到固體發動機點火產生的殘渣和粉末。
人類對太空垃圾的飛行軌道無法控製,隻能粗略地預測。這些垃圾就像高速公路上那些無人駕駛、隨意亂開的汽車一樣,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刹車,什麼時候變線,它們是宇宙交通事故最大的潛在“肇事者”。
太空垃圾是人類航天器的最大殺手,對於宇航員和飛行器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除此之外,太空垃圾還汙染了宇宙空間,給人類帶來災難,尤其是核動力發動機脫落,會造成放射性汙染。
刺耳的分貝——噪聲汙染
判斷一個聲音是否屬於噪聲,僅從物理學角度判斷是不夠的,主觀上的因素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樂對正在欣賞音樂的人來說是樂音,但對於正在學習、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問題的人可能是一種噪聲。即使同一種聲音,當人處於不同狀態、不同心情時,對聲音也會產生不同的主觀判斷,此時聲音可能成為噪聲或樂音。因此,從生理學觀點來看,凡是幹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即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噪聲。當噪聲對人及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時,就形成噪聲汙染。
噪聲汙染主要來源於交通運輸、車輛鳴笛、工業生產、建築施工、社會活動(如音樂廳、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聲說話)等。
隱形殺手——放射性汙染
放射性汙染是人類活動排放出的放射性汙染物,使環境的放射性強度高於天然本底或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從而對人和動物產生傷害的現象。
放射性汙染主要來源於核武器試驗,核工業的放射性廢物排放,各種核事故泄漏,以及各種帶輻射源的裝置,如x射線源和電視機顯像管等。
放射性汙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致命的、災難性的。放射性汙染物發出的射線會破壞人體內的大分子結構,甚至直接破壞細胞和組織結構,給人體造成損傷。高強度的放射性射線會灼傷人的引發白血病和各種癌症,並破壞人的生殖機能,嚴重的可在短期內死亡。少量累積照射會引起慢性放射病,使造血器官、心血管係統、內分泌係統和神經係統等受到損害,發病過程往往延續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