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敵後武工隊 第三節 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1 / 2)

武工隊開始是跟隨劉昌毅副司令員活動,幾個月中部隊傷亡很大。炎林考慮到武工隊一百來號傷員行動較困難,決定單獨行動,他提出召開支部大會,武工隊是清一色黨員幹部,要充分調動他們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由政委主持會議,他目光炯炯的看著大家:“同誌們!我們是受黨多年教育的幹部,在特殊時期要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決不做逃兵!”黨員幹部覺悟較高,能吃苦,在最困難時期堅決支持炎林的工作。在血雨腥風的日子,黨員幹部以身作則互相幫助,大家知道意誌不鬆懈人心就不會渙散。

炎林站起來大手一揮道:“我們在興房保一帶打遊擊,發動群眾,部隊靠打鄉公所襲擊國民黨倉庫來解決困難,武工隊也可以打惡霸搞口糧嘛!”別看都是些傷員,一聽要打土豪大家的積極性很高。

國民黨軍隊在山下嚴密封鎖道路,為了活動方便,武工隊換上便衣學山裏人打扮,頭裹白布、腰捆細繩。一天跑一百多裏路吃不到一口糧食,樹上的木耳布滿黴菌,吃一次要拉上好幾天肚子,為了填肚子還得吃,個個瘦得皮包骨。住的山洞也是搶野獸的地盤,要活下來真是不易。

剛開始老百姓遠遠看見武工隊來了把煮包穀悄悄放在門口,趕快關門生怕被壞人看見,武工隊沒法接近老鄉,更別說發動群眾。國民黨軍隊搞甲保連帶製,誰要是接近部隊和武工隊就會誅連五家老鄉遭屠殺,同情八路軍的群眾被殺害。

國民黨大部隊經常搜山,采取突襲合圍大規模清剿,武工隊就那十幾支短槍也不能展開大規模作戰,老百姓家不能去,甲保連帶製是五家連坐,被連坐一抓就是五家人。敵人白天搜山出不去,武工隊隻能晚上轉移,每次轉移要走兩三個晚上才能躲過敵人的搜查。敵人搜山還帶著大喇叭宣傳,用金錢和官位來收買部隊投降,沒有堅定的信念是堅持不下來。

一眼望去武工隊全是傷員,沒有鹽水洗傷口就在山中隨便扯點野草擦洗,用南瓜瓤子包傷口。天氣越來越冷,生存條件艱苦惡劣,樹葉上滴下來的水立刻結成冰,隊員們穿著單衣餓著肚子居無定所。要躲避敵大部隊搜捕,還要想法對群眾宣傳,打擊地主土頑。

武工隊常在野獸出沒的晚上活動,為了搞吃的,炎林帶武工隊員手拿刀棍火把在山裏追趕野獸。每天靠野菜野果聊以度日,餓慌了把又苦又澀不能吃的果子往肚裏咽,上吐下瀉吐的全是黃膽水,白天從不生火以免暴露。

幹部武工隊做群眾工作都是行家裏手,很快就和興房保一帶的群眾搞好關係。老百姓也不拿他們當外人,見他們總是在夜間行動,都說武工隊膽子太大,山上的小路隻有一尺多寬下麵就是峽穀,山上野獸多土匪也多,白天兩三個人都不敢走的小路,對武工隊員來說不算個事,遇野獸可以打,遇到土匪盡量爭取,能不打就不打。

幹部武工隊人多目標大,黨支部決定化整為零分散行動,將百來號人的武工隊分成兩個支隊五個黨小組。

二分隊由一個營教導員帶,炎林仍是大隊長,有對夫妻都是部隊幹部,男的是旅副參謀長,受傷後腿不利索,吃不到鹽患有嚴重的夜盲症,晚上行動看不見路,組織上將他愛人調來照顧他,每次轉移全靠他愛人牽著他走。這個女幹部和男同誌一樣打扮,能吃苦,行軍打仗也毫不遜色。

支部明確劃分黨小組的活動範圍:每三個寨子由一個黨小組重點開展群眾工作,從點到麵鋪開。分散後隊員有時還能在老百姓家隱蔽開展群眾工作,有任務就集中。炎林和武工隊去村莊做群眾工作時與國民黨圍剿部隊尖刀連相遇,剛剛爬上來的敵軍也搞不清狀況,誤把他們當成當地老百姓,膽大心細的隊員幾句話支走敵人。

武工隊緊密依靠群眾,老百姓冒著殺頭危險從暗地支持武工隊逐漸轉為公開支持。在興山、保康、房縣活動的日子裏,老百姓愛戴八路軍武工隊,老遠見炎林就在招呼,有的喊老朱來啦,有的喊大隊長來啦,彼此很親熱,連小孩子也奔過來喊道:朱叔叔來啦!武工隊常常是依靠老百姓掩護和送信才得以安全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