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後記(1 / 1)

近年偶給成人自考學員講授方劑課,每談及如何記誦方劑時,我總是建議他們買本汪昂的《湯頭歌訣》,凡講授過的方劑,若汪書已載者則記誦汪書的歌訣;若無,則記誦《方劑學講義》所附的歌訣,或自編歌訣亦可。蓋《方劑學講義》往往因編者不同,歌訣也不盡一致,天長日久,《講義》偶有丟失,難以找到同版的書時,將給溫習帶來困難。我個人是有教訓的:七十年代在山區基層工作時,不慎遺失了一些書,其中有我上中醫學院時學校自編自印的《各科歌訣彙編》一書。我當初是按此書歌訣記誦方劑的。書丟後,時間一久,一些方子記不準了。我先找到兩本方劑歌訣,試圖溫習一下。使我沮喪的是,它們與我記誦的很有相異,因先入為主的緣故,讀起來非常贅牙,倒不如初學時,一張白紙,易於記誦。後來幹脆放棄了背誦,靠笨法死記。這就是我向學員建議記誦《湯頭歌訣》有關方劑的緣故。

與其它方劑歌訣相比較,汪氏《湯頭歌訣》的生命力更為長久,擁有更多的讀者。三秦出版社編輯出版此書是很有見地的。

本書編寫時,蒙我國著名中醫學家米伯讓先生給予許多教誨。米老熱心地將其珍藏多年的汪昂有關著作交我參考。從多次談話中,我發現米老不但諳熟汪氏的書,且對汪氏道德學問很是推崇,尤敬重汪氏中年毅然棄製舉業,竭畢生之力從事醫學普及工作,至八十歲《湯頭歌訣》才始定稿的負責態度和濟世之心。我深知米老與汪昂在思想深處有相通之處,經反複考慮,請求米老為本書寫篇序文。讓過來人介紹汪昂其人其書,將更有益於初學的讀者。這位晚節彌貞,閉門謝客的老人,爽快地答應了我的請求,用殘剩的目力,顫抖的手,兩易其稿,吃力地寫完序文。使我心中不安的是,這篇序文加重了米老的目疾。這位老人艱難地寫序文,並非僅僅是為了獎掖我這後學,更重要的是寄希望於後來的莘莘學子,望能繼承光大汪昂濟世活人的精神。

本書蒙三秦出版社大力支持,趙林同誌及舍侄田軍的通力合作,始克完篇。若本書尚有可取之處,則是因采擷昔賢時彥之精要的緣故。如有謬誤,則與我們學力不逮,學養不厚有關。祈醫林同仁予以批評指正。

田樹仁謹識199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