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記事篇(6)(1 / 3)

換位後,後座是一位個頭不高的女生,有好事者贈其雅號日“apple”(矮婆)。剛上課,我昂首挺胸,注視那莊嚴的黑板。課到一半,趁老師板書之際,後麵那位向我的凳子一陣撞擊。我回過頭,以60度的俯角俯視她。“喂,你能不能把頭放低點,你這樣坐著,我隻能看你的後腦勺了。”我敢打賭,我的後腦勺從未如此吸引人。沒辦法,我隻好低下頭。趴了一節課後,我知道了兩點:第一,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第二,我不如李白,是因為我不得不“摧眉折腰事權貴”。

補鈣

我們學校的校長一定是莫裏哀筆下的吝嗇鬼轉世,連無塵粉筆都舍不得買,因此,教室裏的天氣總是小雪,每當擦黑板時,前三排的同學便奪路而逃。粉塵彌漫,經久不絕,我的課桌上總是蒙著一層“白霜”,雖忍心剪掉長發,但每天仍能洗出半盆髒水。坐在後排的同學動不動就開我的玩笑,說我吸“白粉”。沒辦法,縱然粉灰滿天,我們仍然得上課。化學老師說,粉筆由熟石灰製成,而熟石灰中含有大量的鈣,但這種“鈣”可不是“AD 鈣奶”所謂的“鈣”,吸多了容易得肺病。噢!我終於明白了,我的肺活量為什麼總是不達標,原來是它在搗鬼。

近視

讀小學時,我由於與電視接觸得過於親密,過早地便戴上了眼鏡。配眼鏡時,醫生再三囑咐我要常看遠處。可是,對我來說,黑板是一個十足的近物體,作為一個學生,我總不能不看黑板吧?黑板看久了,眼睛發酸,想看看窗外,但幾次都被老師當做上課分心處理……唉,這些都是因為坐在第一排啊,什麼時候老師能發發慈悲,給我調調座位啊!

評論

要不是讀了這篇文章,還真不知道“第一排生涯”竟如此“悲慘”——又是“折腰”,又是“補鈣”,調節一下視力還“被老師當做上課分心處理……”,可真夠不容易的。這些被一般同學忽略不計的小事,卻被小作者描繪得妙趣橫生,生動真實地反映了校園生活的一個側麵,讓讀者在同情“我”的“不幸”遭遇的同時,不得不佩服小作者捕捉寫作素材的能力。

由此看來,寫作素材是到處都有的,就看你是否善於發現,相信此文會帶給你一些啟發吧?

都是近視惹的禍

父母都是近視眼,一直以來都要求我保護好眼睛,千萬不要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父母真是用心良苦,定期帶我到醫院檢查,聽“預防近視”的專題講座……可是我每次都“大會周公”,左耳進,右耳出,一樣都沒記住。

這下可好啦!人算不如天算,我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違背父母大人的“聖旨”,反其道而行之——近視啦!

(還沒確診,出現症狀。)近視非吾願,有誰想近視呢?但麵對事實卻又無可奈何。幸虧,父母戴著玻璃望世界,還未發現,隻有采取補救措施(明知是亡羊補牢),不然的話,等待我的小則是“諄諄教導”,大則掀起一場“驚濤駭浪”。

補救措施一:

記得以前在電視講座中看到過有關近視挽救措施——晨練。想起那幾天,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晚上還要背負作業課外輔導習題的重擔,弄得我差點隻剩下“半條命”,造成不計其數的腦細胞死亡。現在,為了那“一線光明”,剩下那“半條命”也不能讓它蹉跎時光:一天隻睡4小時。我說呀,那公雞也該下崗了吧!還沒我起得早,讓我一個在清晨踽踽獨行,忍受寂寞。不過嘛,也沒關係,能讓眼睛沐浴清新空氣,我甘願赴湯蹈火,再說順便減減肥,一舉兩得。三天下來,人都憔悴了,眼前直冒金星。我晨練最大的體會是——原來白天也能看到星星。

視力變本加厲,越來越糟,哎!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補救措施二:該出手時就出手,我的“殺手鐧”閃亮登場——藥物救眼。電視上不是經常廣告珍視明、潤潔之類能“起眼回明”的靈丹妙藥嗎?心動不如行動!花了我所有的積蓄才買了兩瓶潤潔,為了眼睛,在所不惜。迫不及待地給我的眼睛“喂水”,不一會兒兩瓶全進入我的眼內。“哎呀!我瞎了,媽媽,我眼睛好痛,好痛……”

我的眼睛被“俘虜”了嗎?我要解放!我要光明,我不要當“四眼兒”。

“媽,爸,對不起,我沒有保護好眼睛,把它給弄近視了,哇……”這是我睜開眼的第一句話,漂亮的“白衣天使”在我身邊,爸媽關切地看著我:“傻小子,你的眼睛經你這麼瞎折騰,不近視也近視了!”媽媽略帶責備地說。

“我難道沒有近視嗎?”我奇怪地問。“你再不注意愛護的話就會,這次是因為過度疲勞,希望不要再有下次,好好休息。”媽媽叮嚀道。“0h,My God !我不是近視啊!”又暈過去了。評論開篇交待父母的良苦用心,是鋪墊;有了父母的用心良苦,才有“我”對近視的恐慌及一番“補救”。行文中透露的信息是“都是近視惹的禍”,到結尾才真相大白:原來是自己的恐懼惹的禍。有鋪墊,有反襯,到結尾一個連接推向高潮,這是本文構思的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