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一(其二)
——(唐)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二,他生三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四傳宵柝五,無複雞人六報曉籌。
此日七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八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九?
【注釋】
一、馬嵬:地名,即馬嵬坡,在今陝西興平西,楊貴妃縊死的地方。
二、九州:戰國時鄒衍曾說中國的九州為海內之小九州,名曰赤縣神州。中國外還有海外大九州。
三、他生:白居易《長恨歌》記載楊貴妃死後,玄宗思念不已,命方士在海外仙山找到她。成仙後的楊貴妃字太真,她讓方士帶著金釵鈿盒回複玄宗,並訂他生婚約。
四、虎旅:指護衛玄宗的禁軍。
五、柝:夜間巡邏時的報警木梆。
六、雞人:宮中不蓄雞,有值夜衛士敲更籌報曉,稱雞人。
七、此日:馬嵬兵變的這一天。《通鑒》至德元年六月丙申,“至馬嵬驛,將士饑疲,皆憤怒”,引起兵變。六月癸未朔,丙申為十四日。當時七夕,陳鴻《長恨歌傳》載,天寶十年七月七日玄宗和楊貴妃在長生殿相約生生世世為夫妻。
八、四紀:十二年為一紀。玄宗在位四十五年,故稱“四紀為天子”。
九、莫愁:民間女子。
【語譯】
空蕩蕩的馬嵬坡下,獨見玉顏空死處。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深情,已然成空傳說。
海外更有九州隻是徒聞傳說罷了,根本難以令人信憑。明皇和玉環兩人今生的緣分恐怕已是終了,至於來世的相守與分離又有誰能知曉?
回想明皇當年,暫駐馬嵬,空聞金沱聲,不見宮室繁華。短短幾夕間,物是人非,鬥轉星移。豈料玉顏已成空。
胞弟不正,三軍怒斬其姐。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長生殿嗤笑牛郎織女的天。誰料,竟然連牛郎織女也不如。
想來,天子也不過如此,連自己心愛的人都無法保護。早知如此,倒不及尋常人家的莫愁女兒了。
【從詩詞看甄嬛】
《馬嵬》是李商隱所作的詠史詩,共有七絕和七律兩首,說的都是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故事。
楊玉環,是千古以來一個頗有爭論的女人,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她,都能得出多個結果不同的答案來。後世有人稱楊玉環禍國亂政,也有人說楊玉環其實是政治的犧牲品。
傳說楊玉環死後,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尋其魂魄,方士曆經千辛萬苦,總於見到了成了仙的她。此刻的玉環托方士帶回了自己佩戴的鈿合金釵,並許下了來生來世與玄宗再續前緣的承諾。這樣神話的故事結尾,也算是極為唯美浪漫的,隻可惜你我心中自是明了的,九州更變、四海翻騰,海外茫茫徒然悲歎,而“他生”之約,又豈能真的實現?假若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神話,那麼楊玉環又怎會那麼輕易地就被玄宗下旨,縊殺在馬嵬坡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