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甄嬛抽到的花簽“海棠解語”——東風嫋嫋泛崇光(1 / 2)

海棠一

——(宋)蘇軾

東風二嫋嫋三泛崇光四,香霧空蒙月轉廊五。

隻恐六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七。

【注釋】

一、海棠:昔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詩戲之。

二、東風:春風。

三、嫋嫋: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

四、崇光:指高貴華美的光澤。

五、月轉廊:明月轉過了回廊,找不到海棠花。

六、恐:擔心。

七、紅妝:用美女比海棠。

【語譯】

之一:在淡淡的月光下,春風輕輕的,花香彌漫的霧氣中,月亮在不經意中轉過了廳廊。我恐怕夜深時分花兒就凋謝了,於是燃起高高的燭火以觀賞這海棠花的嬌豔風姿。

之二:嫋嫋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裏,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回廊。由於隻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凋謝,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從詩詞看甄嬛】

這首絕句寫於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選自《集注分類東坡先生》。

某一個閑暇的冬日,甄嬛在宮中與眾位姐妹抽花簽兒解悶,便抽到了這支海棠簽。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開門見山地托出春風和海棠花、明月和回廊。“東風嫋嫋”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嫋嫋兮秋風”之句。通過描寫東風吹綻了滿樹絢爛的花朵,來點明時令。“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一個“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蒙”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回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一句寫得癡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筆鋒一轉,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它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它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詩人,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詩人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隻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隻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隻”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癡情,現在他滿心裏隻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