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一闋詞道盡一生——嬛嬛一嫋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1 / 2)

一剪梅·堆枕烏雲墮翠翹

——(宋)蔡伸

堆枕烏雲墮翠翹一。午夢驚回,滿眼春嬌。

嬛嬛二一嫋三楚宮腰四,那更春來,玉減香消。

柳下朱門五傍小橋。幾度紅窗,誤認鳴鑣六。

斷腸風月可憐宵。忍使懨懨七,兩處無聊。

【注釋】

一、翠翹:古代婦人首飾的一種,狀似翠鳥尾上的長羽,故名。

二、嬛嬛:輕柔嫵媚。

三、嫋:指體態優美的樣子。

四、楚宮腰:楚靈王喜歡細腰之士(士指處在貴族階級之下,平民之上的一個低級貴族群體),全國之士皆變三餐為一餐,為博得君王一笑。此時有“當權者的愛好引導時尚潮流”的比喻。意義至東漢時馬援的兒子馬瘳上表馬太後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人”,將意思大轉變,自此後所指對象轉為女子。而僅用來形容女性細小的腰身。

五、朱門:古時王公貴族的大門漆成紅色以示尊異,古以“朱門”為貴族邸第的代稱。

六、鳴鑣:馬銜鐵,此指乘騎。

七、懨懨:憂愁、憔悴的樣子。

【語譯】

長長的黑發盤繞在枕上,如同烏雲一般的豔麗。發間的翠翹經不起輾轉反側也已經歪落。午睡間突然被驚醒,望著窗欞之外的滿眼春色,姹紫嫣紅、溫紅軟綠。無端惹起滿心憂傷,想起自己短暫而彌足珍貴的青春,都道女子柔媚嬌弱、弱柳扶風,哪裏能經得起春複一春的歲月煎熬?隻怕有朝一日年歲消逝,人老珠黃玉減香消。

多希望此刻有良人作伴,陪於身畔,才不辜負了眼前稍縱即逝的好春光。奈何柳樹下的紅門伴著小橋,默默無語,多少次等到天色漸暗,點上的蠟燭映紅了窗子,多少次誤以為是他打馬經過。風花雪月可憐無盡長宵,女子隻能忍著萎靡的樣子,形單影隻與追憶為伴。

【從詩詞看甄嬛】

初初的金鑾殿上,鶯歌燕舞、姹紫嫣紅之間,一句“嬛嬛一嫋楚宮腰”的詞句,讓皇帝自此記住了薄施粉黛、一身淺綠的吏部侍郎之女——甄嬛。亦將宋朝的友古居士——蔡伸拉進人們的記憶之中。

蔡伸,字伸道,號友古居士,福建莆田人,宋朝大書法家——蔡襄的孫子。《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存詞一百七十五首。”“嬛嬛一嫋楚宮腰”的句子便出自於他的一首《一剪梅》。

猶記得那一時刻,甄嬛螓首低垂,脫口而出的一句:“蔡伸詞:嬛嬛一嫋楚宮腰。正是臣女閨名。”頓時之間皇帝隻覺得眼前一陣和風輕拂,雲卷霞飛。